负荆请罪主人公讲的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大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2 07:55:55

八拜之交经常用来形容关系亲如兄弟。但很多人不清楚八拜之交到底指的是什么,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八拜拜的究竟是谁?

第一拜: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负荆请罪主人公讲的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大全(1)

知音之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彼此了解、互相赏识的知心朋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故事。

俞伯牙春秋时期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可身边却没有一个能听懂他音乐的人。有一次,俞伯牙在山中专心致志地弹琴。殊不知,在他弹奏之时,有一个砍柴的樵夫,沉醉在他优美的琴声中。

一曲毕,樵夫赞道:“先生的琴声,在高亢的时候,有这高山的雄伟之势,低沉之时,又有流水的无尽之情”。俞伯牙听后,高兴地说:“天啊,你可真是我的知音!”

从此之后,俞伯牙就和樵夫成了好朋友,分别之时,两人相约明年八月十五再次相聚。然而没等到那一天,樵夫就去世了,俞伯牙伤心欲绝,在樵夫的坟前弹奏了生命中最后一曲,然后毁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以纪念这位知音——你不在了,又弹琴给谁听呢?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那首曲子,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

第二拜: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

负荆请罪主人公讲的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大全(2)

刎颈之交就是可以为了对方抹脖子的交情,比喻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臣子,廉颇是武将、蔺相如是文臣,文武之间自然会有些摩擦,廉颇认为自己是大将,在沙场上出生入死,才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算什么东西,逞口舌之快而已,他的官位却比自己高,真是耻辱啊!于是廉颇攥紧了拳头,发誓要瞅准机会,公然羞辱蔺相如一番。

谁知蔺相如处处回避廉颇,就是不给他机会。门客见蔺相如这样,都十分不满,觉得蔺相如也太怂了,竟然这么怕廉颇,我们不跟你这样的怂人混。

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秦国强大却不敢欺辱咱们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我们将相不和,就给了秦国可乘之机,我处处忍让着廉颇将军,是为了国家和平啊。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中,他觉得十分愧疚,于是亲自上相府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了生死与共的好朋友,将相和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第三拜:胶漆之交——陈重、雷义

负荆请罪主人公讲的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大全(3)

胶和漆是两种具有粘性的物品,人与人之间如胶似漆,就是说两个人亲密无间,感情深厚不移。古代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的说法,指的就是陈重与雷义之间的友情,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两位品德高洁的人,他们年轻时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当年两人同朝为官时,就形影不离,后来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罢官,陈重一看雷义走了,他也告病还乡了。

回乡后不久,雷义因品行高尚又被举荐秀才,雷义说把这个功名让给陈重吧,这当然不会批准啦,于是雷义就装疯不受。

总之,这两人的交情就是有你有我,缺一不可,后来人们就用胶、漆来比喻两人坚不可摧的友情。

第四拜: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负荆请罪主人公讲的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大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