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这天的禁忌,惊蛰风水禁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5 15:54:11

惊蛰这天的禁忌,惊蛰风水禁忌(1)

作者 :儒风君

2023年惊蛰时间:3月6日4点29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此时,惊雷阵阵,唤醒蛰伏一冬的芸芸众生。

山野田陌,乾坤万象,又焕生机,处处欣欣向荣。

牢记民间4大习俗,4大禁忌,老传统别丢,赶走霉运,身心康健!

1

四大习俗

祭白虎,化是非

《卜筮正宗》载:“白虎交重丧事恶,官司病患必成凶。”

相传,白虎为口舌是非之神,每年惊蛰都会出门觅食伤人。

如果犯了冲,则会遇小人兴风作浪,导致诸事不顺,家宅不宁。

所以大家都会惊蛰祭白虎,即在纸上绘制黄色黑斑纹长獠牙的白虎。

拜祭时,以肥猪血喂之,猪油抹之,使其不能出口伤人,化解口舌是非。

打小人,驱霉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节,大地回暖,冬眠的蛇虫鼠蚁从酣睡中苏醒。

所以,古时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爬虫走蚁。

久而久之,便演变成“打小人”的习俗,人们会用器物拍打纸剪的小人以驱赶霉运,保佑全年行好运、顺风顺水。

吃梨子,远疾病

谚语说:“惊蛰吃了梨,一年好精神。”

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有惊蛰全家吃梨的习俗。

不仅是因为“梨”谐音“离”,认为吃梨可让庄稼远离虫害,硕果累累,五谷丰登。

也是由于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可令五脏平和,润肺止咳,增强身体免疫力,让人远离疾病。

蒙鼓皮,顺天时

《周礼》有云:“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传说中惊蛰节气,天庭有雷神击天鼓,震向人间。

人们借此时机,制新鼓、蒙鼓皮,表达对雷神的感谢和敬畏。

这既是告诫自己,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天时,凡事才能事半功倍。

同时也是以此为节点,拉开一年春耕和奋斗的序幕,成就更好的自己。

惊蛰这天的禁忌,惊蛰风水禁忌(2)

2

四大禁忌

忌举办婚事

俗语有云:“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是舅公。”

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惊蛰前后,雷公出门频繁,雷声不断。

所以此时不宜嫁娶,举办婚事,否则会婚姻不顺,有欠美满。

而婚事一般都求个黄道吉日,为了忌讳,很多人这期间也不会订婚和结婚。

忌进补过度

春五行属木,肝五脏属木,因而春气通肝。

惊蛰为仲春的开始,身体肝气生发,肝火旺盛。

所以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不讲究进补的节气,以防上火伤肝。

饮食上,应顺肝之性,以清淡平补为主,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建议多吃些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如菠菜、韭菜、百合、山药等。

忌穿衣过少

老话说得好:“先是春光无限,然后寒冬重现。”

惊蛰前后,气温乍暖还寒,变幻无常,昼夜温差较大。

且多发“倒春寒”,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日子,一定要注意穿衣保暖。

否则不仅会伤风感冒,受寒也容易引发肢体疼痛、风湿,甚至是关节炎。

应当“上薄下厚”,先减上衣再减下衣,同时护好腿脚、腰腹、头颈等关键部位。

待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根据自身情况,再结束春捂。

忌久不通风

《黄帝内经》有言:“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惊蛰过后,天气回暖,万物生发,室内温度湿度明显提高。

如果居家门窗紧闭,久不通风,就是滋生和传播各种病菌的温床。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我们应每天通风2-3次,清晨和傍晚时为宜,污染物浓度低,换气效果好。

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病菌的产生,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