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经婚配的女子在元宵节当天也会去“走桥”,不过目的与未出阁的女子不同,而是求子。其中“钉”与“丁”谐音,她们走桥时还讲究“摸钉”,祈求能生男孩,寓意家庭安宁、人丁兴旺。
2、走百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各种庆祝活动之外,在民间还有一种信仰性的活动,来祈求家人康泰、祛百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走百病”。由于地区的差异叫法和规矩讲究也有所不同,也叫“烤百病”、“散百病”等,但最终都是以走步来达到健康的目的。明代周用就在《走百病行》中很形象地将元宵节热闹繁华的“走百病”场景描写了出来,平时不经常出门的女性,在元宵节会盛装打扮、与同伴相伴出去“走百病”。民间认为元宵节的夜晚鬼空穴,人们走动起来可消除百病。
3、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可以称为“送花灯”。“灯”与“丁”的发音星相近,加上花灯又非常符合节日氛围,在元宵节之际给刚出嫁的女儿家送花灯,有求子添丁的美好寓意,也是一项特殊的传统民俗活动。通常在元宵来临之前,娘家人会制作一对绚丽多彩的大宫灯送给已经新出阁的姑娘,期望女儿吉星高照、早日诞下孩子的美好愿望。如果是新媳妇有孕在身,娘家人还会多送一对小灯笼,表达对女儿孕期平安、儿女双全的美好祝愿。还有一点要注意,古人送礼讲究送双不送单寓意好事成双,所以送花灯时要成对的送。
4、闹社火、赏花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在这一天民间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仪式庆祝,其中闹社火和赏花灯最有代表性。社火源于农耕文明,其中“社”就是土地神,而“火”即为火神,最开始是一种祭祀活动。旧时在元宵节这天,百姓会堆起火堆聚集在旁,开启祭拜神明的仪式,之后并用唱歌跳舞等形式来祈求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社会的变迁,久而久之“社火”演变成了元宵节的庆祝娱乐活动。在很多地方,每到元宵佳节村子里还有丰富热闹的“社火”表演,像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灯等,喜庆欢愉、热闹非凡,祈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
赏花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始于西汉,盛行于唐宋、流传至今,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时花灯通常都是用颜色艳丽的彩纸糊制而成,并且赶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灯笼、张灯结彩,好一片花团锦簇、灯光摇曳的景象。花灯品种繁多、样式各异,像常见的龙灯、宫灯、鸟禽灯等,举办盛大的观灯仪式也代表着国家富强昌盛,既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又祈福国泰民安,直到现在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依旧广为流传,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还会举办盛大的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