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06:17:01

前言:《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中的古文解读方式,是我在创作《英语语法构建和传统文化研究》一书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一套解读规范,这套规范日后肯定会成为我们解读所有中国古代典籍的标准,因为它非常科学、客观和精准,从语言的层面来讲,这套解读规范把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都精准无误地解读出来,实词的词性和语义,虚词的词类和语用,都分析、判断和厘定地非常清晰,能让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如同水晶般透明;从文章赏析的解读来讲,它能让我们领略到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能让我们获得作者般的第一视角,仿佛是我们当时写出来的这篇文章,一边读着文章,就能把作者当年的所思所想在自己的思维中经历一遍。

今天发布的是苏轼《赤壁赋》全篇的解读,后续还会继续更新和发布其他经典古文的解读。这种古文解读虽然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会尽量一天更新一篇。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如果喜欢这种古文解读,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后续有更新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一起享受一场场古色古香的诗词品味盛宴。

揭示语言的密码,解读语言的奥秘,凡经天工開語所解,必不为凡品。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1)

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2)

第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一句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注释:

1、壬戌(rén 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根据干支纪年法,该年为壬戌年。

2、既:助动词,表示完成。

3、望:仰望、抬头看。

4、既望: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月相标称,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将每个月之月相变化,顺次称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方死霸。这是以月的圆、缺、晦、明来标记日期的一种命名方式。至于具体指的哪几天,并不明确,也有可能这些称谓原本就没有固定相对应的日期,大致可以推断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吉,指的应是每月初一,以及后面月相非常小的几天。

(2)既生霸(魄),月既生而未大明,指的应是新月到满月之间的几天时间,也就是上弦月阶段。

(3)既望,指的应是每月十五前后几天,也就是月相比较圆满的几天。

(4)既死霸(魄):指的应是正在失去月相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下玄月阶段。

(5)方死霸(魄):指的应是月亮完全看不见的一段时间。

至于这里的既望,已经是北宋时期,据说指的是农历的十六这一天,但是,不管具体指的是哪一天,必定是十五前后,月亮非常圆的某一个月夜。

5、泛:漂浮,动词。“泛”字一方面可能是写实,一方面也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反抗和挑战,因为他在黄州是处于被看管的状态,不得随意离开黄州,而泛舟则可能会不经意地离开一会,有一种时刻有可能处于违法边缘的感觉。

6、舟:小船,名词。为什么是“泛舟”,而不是用大一点的船呢?应该纯粹就是因为穷,此时的苏轼,经济状况堪忧,没钱去租大船。而且,他穷,他的朋友也一样穷。

7、于:在,介词。

8、赤壁:山名,即,现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处大破曹操军队。

译文:壬戌年之秋,七月的月圆之夜,苏轼我与几位客人在赤壁山之下,泛舟漂流。

第二句原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注释:

1、清:清凉的,形容词。

2、徐:缓缓地、慢慢地,副词。

3、波:波浪,名词。

4、兴:兴起、起来,动词。

译文:夜晚江面上清凉的小风缓缓地吹来非常凉快,水面上的波浪也没有兴起。 有小风而无浪,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游玩状态。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3)

第三句原文: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注释:

1、属(zhǔ):连续、连接,动词,此处指的是苏轼与客人们相互敬酒。

2、诵:诵读、吟诵,动词。

3、明月之诗:据说指的是《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

4、歌:歌唱,动词。

5、窈窕之章:《月出》的第一章。《陈风·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举起酒杯与客人们相互敬酒,喝完酒,大家开始吟诵《诗经·月出》,还有人开始唱起了这首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