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06:17:01

第二句原文: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注释:

1、桂:桂木,即木樨树,一种名贵的树木,名词,此处用作形容词,修饰后面的棹。

2、棹(zhào):长的船桨,名词。

3、兮:并列连词,此处并列的是两个名词。

4、兰:木兰树,名词。

5、桨:短小的船桨,名词。

6、击:敲击、敲打,动词。指的是船桨落水之时犹如击水一般。

7、空明:这本是两个形容词,形容词月光照在空泛的水面上,一片明晃晃的样子,此处合在一起用作了名词,用水面上的这两个特征,来代指水面。这是苏轼在船上所看到的近景。

8、兮:并列连词,此处并列的是两个动宾结构。

9、溯:逆水流而上,动词。

10、流光:流淌的光泽,这是形容月光照在江面上,望向远处,看整个江面所看到的样子。这是苏轼在船上抬头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是远景。

译文:歌唱说:桂木制作的船桨啊兰木制成的船桨,拍击着这空明的江面,逆着这流光一样的江流而上。

第三句原文: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注释:

1、渺:邈远的、辽阔的,形容词。

2、兮:句末语气词,用于拉长句子的语气和语义。

3、予:同“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4、怀:胸怀、心意,名词。

5、渺渺兮予怀: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句子顺序是,予怀渺渺兮,我的心意是辽阔开朗的。

6、望:远望、遥望,动词。

7、美人:当时苏轼的妻子王闰之就陪他在黄州,所以,指的肯定不是他妻子,倒是有可能指的是他已经过世的首任妻子,至于究竟指的是谁,可能只有苏轼自己才知道了。

8、兮:句末语气词,用于拉长句子的语气和语义。

9、方:地区、地方,名词。

10、天一方:天各一方,天地间的另一个地方,可能是比喻距离非常遥远,也可能是说天人永隔。

11、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个句子也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天一方望美人兮,此处的“天一方”看上去是名词性词组,其实是副词性词组,相当于省略了介词的介词词组,“于天一方”,于天一方望美人兮,在天一方遥望美人。

译文:我此时的心怀是如此的辽阔,抬望首,遥望那天各一方的美人。

第四句原文: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注释:

1、洞箫:指的就是箫,因为上面有空洞,所以,称之为洞箫。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9)

2、倚:依照、合着、伴着,动词。

3、和(hè):应和、跟着唱,动词。

4、之:虚词,没有实义,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凑足字数,起到一种形式宾语的作用,让句子读上去更加顺口。

译文: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人,合着我唱的歌的拍子而和曲一首。

第五句原文: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注释:

1、呜呜:拟声词,模拟洞箫之声。

2、然:此处的意思不是…的样子,而是…的声音,用于形容词之后,构成名词性结构。

3、如:如同、仿佛,介词。

4、怨:怨恨、仇怨,动词。

5、慕:依恋、向往,动词。

6、泣:无声或低声地哭,动词。

7、诉:诉说、倾诉,动词。

8、余:剩下的、余下的,形容词。

9、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形容词。袅袅:形容词叠字使用。

10、绝:断绝、停止,动词。

11、缕:麻线,名词。

译文:他吹的洞箫声呜呜的,如同在怨恨别人,又如同是在依恋别人,如同是在哭泣,又如同是在倾诉,一曲结束,余音袅袅,如同丝缕一般连绵不绝。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10)

第六句原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注释:

舞:跳舞、舞蹈,动词,此处是使动用法,使…跳舞。

幽:幽深的、深邃的,形容词。

壑:深谷、深沟,名词。

之:…的…。

潜:潜藏的,形容词。

蛟: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名词。

泣:使…哭泣,动词。

嫠(lí):上古时期,寡可指寡妇和寡夫,而嫠只指寡妇,名词。

译文:能让幽深的深谷中潜藏的蛟龙安奈不住而腾空起舞,也能使孤舟中的寡妇闻声而哭泣。

第三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一句原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注释:

1、愀(qiǎo):(面容显得)忧戚的、忧愁的,形容词。

2、然:…的样子,“名词 然”构成名词性结构。

3、正:通“整”(zhěng),整理、端正、使正立,动词。

4、襟:衣襟、衣服的交领,名词。

5、危:端正地,副词。

6、坐:坐起来、坐着,动词。

7、而:然后,并列连词。

8、问:询问,动词。

9、何:为什么,疑问副词。

10、为:是,系动词。

11、其:他,代词,指代的是吹洞箫的客人。

12、然:如此、这样,名词。

13、也:句尾语气词。

14、何为其然也:为什么是他这个样子的啊?

译文:苏轼我也跟着默然忧愁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起来,然后询问客人说:为什么是他这个样子啊?(为什么把曲调吹得如此忧伤?)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11)

第二句译文: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注释: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两句的解读见前面发布的曹操的《短歌行》。

2、此:这,代词。

3、非:不,否定副词。

4、乎:句尾语气词。

5、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是省略了系动词“是”是主系表句型,此非(是)曹孟德之诗乎。

译文: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难道不是曹孟德的诗文吗?

第三句原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注释:

1、西:向西、朝西,副词。

2、望:远望,动词。

3、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4、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5、川:河流,名词。

6、相:相互、互相,副词。

7、缪:(liáo):通“缭”,缠绕,动词。

8、郁:草木茂盛的,形容词。

9、乎:句尾语气词,用于感叹。

10、苍:深绿色的,形容词。苍苍:形容词叠字使用,加深单字的语义。

11、郁乎苍苍:即,苍苍郁乎,此处的“苍苍”是形容词用作副词,修饰“郁”。

12、之:助动词,应该是表示被动,相当于英语中表示被动的助动词be。

13、困:围困、包围,动词。注意,此处的“困”是被动态,被围困。

14、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执行者,相当于英语被动态中的介词by。

15、困于周郎:相当于be besieged by Zhouyu

16、者:此处的“者”表示的不是…的人,而是…的地方。

17、乎:句尾疑问词,相当于“吗”。

译文:向西可以远望夏口,向东可以远望武昌,山陵和河流相互缠绕,树木郁郁葱葱,这里难道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第四句原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注释:

1、方:当,从属连词,相当于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上句译文中,划横线的就是“方”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其:他,代词,指的是曹操。

3、破:攻破,动词。

4、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

5、下:攻下、攻克,动词。

6、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现在是湖北江陵县的名称。

7、顺:沿着、顺着,动词。

8、流:水流、江流,名词。

9、而:并列连词,相当于and。

10、东:向东、朝东,副词。其后省略了动词“前进”。

11、也:句尾语气词。

12、舳(zhú):船尾,名词。 舻(lú):船头,名词。

13、舳舻千里:船尾和船头相互连接绵延上千里。

14、旌:各种旗帜,名词。旗:各种旗帜,名词。旌旗:名词近义词连用。

15、蔽:遮蔽、遮挡,动词。

16、旌旗蔽空:各色各样的旗帜,把天空都能遮蔽起来了。

17、酾(shī):斟酒,动词。

18、酾酒临江:斟上美酒,来到长江边。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