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06:17:01

第四句原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注释:

1、少:一小会、短时间,副词。

2、焉:句尾语气词。

3、出:显露、出现,动词。

4、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动词近义词连用。

5、斗牛:星宿名,即,斗宿、牛宿。苏轼看到的星宿图应该和下图一样,这种天上的天象图和地上的地图不一样,应该把它举起头顶来看,这样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就都对应上了。在这里,苏轼肯定是弄错了,以为斗牛就跟下图一样,把天空中靠近正中的位置误认为是斗牛的位置,就如同下图中的明月的位置差不多。其实,他想说的应该是“翼轸”之间,也就是从月出来月到中天这段较为漫长的时间,抬头看看,月亮还在半天空,再抬头看看,还没到中天,所以,才会说徘徊于斗牛之间,如果把这个时间说的更具体一点,应该就是晚上七八点到九十点这个时间段。

译文:过了一小会,月亮就从东山之上升起来了,并久久地徘徊着,没有升到半天空。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5)

第五句原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注释:

1、白露:此处苏轼为何说白露,而不是白雾呢?应该是因为七月十五前后,白天气温依然较高,夜晚温度已经较低,而江面的水温不会快速下降,而是依然较高,所以,此时江面上就会升腾起雾气,可能是因为这种雾气的湿度比较大,所以,苏轼才会称之为白露。

2、横:充满,动词。

译文:湿湿的雾气充满江面,明月映照在水面上的光泽在远处仿佛与天际线连接在了一起。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6)

第六句原文: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注释:

1、纵:放任、放纵,动词。

2、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3、之:到、往,动词。

4、如:去、往,动词。

5、所如:所去的地方、所到的地方。

6、凌:乘着、驾驭,动词。

7、万顷:百亩为一顷,万顷就是百万亩,此处用来指代辽阔无际的江面。

8、之:…的…,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是所属关系,相当于英语中的名词属格。

9、茫:迷蒙不明的、模糊不清的,形容词。

10、然:…的样子,“形容词 然”构成名词。

11、茫然:迷蒙不清的样子。

12、这个句子中的两个“之”字,在之前所有的注释中都被忽略,或者说是被回避了,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解释这两个“之”字在这里所起的是什么作用,这种不清楚文章语句中关键的虚词的语法功能,并刻意回避的态度,使得我们品读古文的时候,总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好像都读懂了,又好像没有读懂,知道哪里读懂了,又不知道哪里没有读懂,总有一种心里没底的感觉。

译文:放任这艘小船去它所能去的地方,让我们乘着这艘小船,徜徉在这无边无际、一派迷蒙的江面上。苏轼在这里,以及下一句的“不知其所止”,依然是在挑战加在自己身上的看管令,因为一个人不被允许离开某地,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居家隔离一样,心里就会特别膈应这件事,总想找机会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不满。

第七句原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注释:

1、浩:广远的、盛大的、无边无际的,形容词。

2、浩浩:形容词叠字使用,加深单个形容词的语义和气势。

3、乎:用于叠字形容词的词尾,让叠字形容词独立使用。

4、浩浩乎:辽阔而无边无际的,形容词结构,形容的是白雾缥缈的广阔的江面。

5、如:如同、好像,介词。

6、冯:通“凭”,凭借、依靠,动词。

7、虚:空寂、虚无,名词。

8、御:驾驭,动词。

9、冯虚御风:描述的是在白雾缥缈的江面上,乘舟随意漂流的那种宛如置身仙境中的感觉。

10、止:停止,动词。

11、所止:所停止的地方,所到达的地方。

译文:一望无际的是那白雾缥缈的无边江面,现在乘舟漂流的我们,如同是在凌空而行,又如同是在驾驭着清风漂浮在半空中,都不知道我们将会漂到什么地方去。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7)

第八句原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释:

1、飘:飘扬的、飘荡的,形容词。

2、飘飘乎:上句中的“浩浩乎”描述的是看到的江面,这句中的“飘飘乎”描述的是苏轼此时自身的感觉。

3、遗:遗弃、舍弃,动词。

4、世:人世、世间,名词。

5、独:独自,副词。

6、立:存在,动词。

7、羽:鱼类或昆虫的翅膀,名词。

8、化:变化,动词。

9、羽化:翅膀变化出来,本义指的是昆虫的若虫(稚虫)或蛹,经最后一次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原来的蛹蜕去蛹壳唱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古代的人们感觉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从陆生昆虫神奇地变为了会飞翔的昆虫,是从一种生命状态向另一种生命状态的转变,类似于凡胎肉体的人变为会飞天的神仙一样。所以,中国道教把人变为神仙的过程称之为“羽化”,把得道成仙称之为“羽化登仙”。

10、登:上升,动词。

11、仙:神仙,名词。

12、登仙: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仙是生活在天上的,所以,成仙也被称为登仙,上升到天上做神仙。

译文:坐在小舟中,在雾气蒸腾的辽阔江面上飘飘荡荡的,如同离开世间独自存在于此,又如同化生出了双羽,升天为仙。

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一句原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注释:

1、于是:所以,逻辑副词。

2、乐:快乐的、欢乐的,形容词。

3、甚:非常,程度副词。乐甚,即,甚乐。副词“甚”修饰形容词的时候,既可以位于形容词的前面,也可以位于形容词的后面,语义上基本没有差异,只是强调的对象略有差异,“甚乐”的语义更加倾向于“乐”,强调的是快乐;“乐甚”的语义更加倾向于“甚”,强调的是非常。

4、扣:“叩”,叩击、敲击,动词。

5、舷:船舷,名词。

6、而:并列连词。

7、歌:歌唱、唱歌,动词,而且是不及物动词。

8、之:虚词,没有实义,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凑足字数,起到一种形式宾语的作用,让句子读上去更加朗朗上口。

9、一定要注意到,这里的“扣舷”和“歌之”两个动词的主语都是苏轼,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你就无法把这些文字具象化,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也无法把自己代入文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当时的此情和此景。

译文:(因为上文所描述的绝佳的状态)所以,大家饮酒都非常高兴,兴致很高,然后我用手指叩击着船舷开始唱起歌来。

赤壁赋全文,赤壁赋全文注音版(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