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摄影(手机照)|流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就是夏至日。“夏”,即夏天,“至”,乃极也。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来临了,它的气候特点为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桑拿等。
俗话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地理书上所说的“天长夜短”的时刻。
夏至的寓意是“阴长阳短”,代表着阴气开始显现,同时阳气开始衰减,预示着夏季正式开始。人们认为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时我们体内的阳气开始降至谷底,所以需要关注自身健康和身体状况,保持清凉,保持食欲正常,切勿中暑。民间素有在“三伏天”贴“三伏贴”的习俗,旨在祛除体内的湿气,冬病夏治,强身健体。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就是指“伏邪”,即“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夏至过后,随着气温一天天地升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拜神祭祖以祈求灾消年丰。时至今日,夏至的传统习俗依旧丰富多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赛龙舟”。夏至这一天,人们组织舞狮、龙舟比赛等活动,热闹庆祝。在饮食习俗上,南方吃五色饭,吃蛇胆,喝酸梅汤等,北方则是吃夏至面,喝绿茶、饮绿豆汤等。这些流传至今的习俗,都是庆贺夏至的到来、祈愿好运降临。
诗人杜甫说,“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白昼酷暑难熬夏夜苦短,开窗纳凉惬意。王安石则在《初夏即事》里说,“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诗人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细腻传神描写,将夏至时节的美好瞬间,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从中可以感受到夏至的美妙和人们对这个节气的热爱和珍视。
夏至的节气也与人生有着深厚的联系。夏至,天气炙热,骄阳似火,草木葳蕤,万物蓬勃。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当像夏天一样“热情似火”,且凡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热爱,要保持“持续高温”不断为上。同时,正值暑气高温时节,在生活起居中要信奉“物极必反”的法则,不得贪图一时之爽,因为热冷相遇,必然炸裂。现实生活中,身边的朋友就有在大汗淋漓之后,为降温、贪图一时的口舌之欲,服用了冰箱里大量的冰镇啤酒,随着“咚咚咚”的一阵牛饮狂造,立刻导致身体各个器官严重衰竭,身体的确爽歪歪了,但也当下毙命归西。所以,夏至过后,食用生冷食物、夜间纳凉等,都应该节制有度。特别是在高温下的室外滞留时间过长,不能过量猛然服用冰镇冷饮及食物,也不可贪图凉爽长时间置身于空调房内,适当地流汗,也是身体排毒的自然需要。
另外,遇事切记不可心焦气燥,一点就爆,应当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凡事沉得住气,不急躁,不焦虑,不贩卖恐慌,不走极端,便会避免步入“欲速不达”的怪圈。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放慢脚步过慢生活,三伏天也自然会感觉到身心清凉清爽,生活惬意,生命蓬勃,生机无限。
我们说,夏至,是一个虽然有着酷暑但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节,它代表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起伏。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来应对人生中的变化和挑战,让自己的生命在不断的蜕变中绽放出更灿烂的色彩。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说:“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夏至开始,夜晚的时间开始悄悄延迟起来,听到庭院中槐树上蝉儿在不停地鸣叫,不由得感叹日月如梭,时光荏苒,于是令人产生珍惜美好时光的念头。一方面,我们当尽情享受夏日的美好和快乐,以保持优美的心境。另一方面,也需充分爱护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在夏至节气,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转折点,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自身身心状况,调整好心态和取向,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未来。
总之,夏至的来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充沛、流转,万物荣华,稍纵即逝,这也是我们应该珍视的。当下,让我们放下繁琐的事务和琐碎的纷扰,享受阵阵凉风和遍地生机;此刻,让我们慢下来去感受世界的多彩和美妙,拥抱更加幸福和充实的生命。
壹点号流苏随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