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7-09 04:18:24

清明带柳

也有人说,戴柳插柳,实际起源于宋代。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一生才华横溢,但是私生活则不入主流,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为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

不过,他的才华,却深受歌妓们的喜爱。柳永潦倒离世后,还是由喜爱她的歌女们集资安葬了他。

根据他的姓氏,每年清明,歌女们都会在他坟前插柳,以纪念他,慢慢地也就成了清明节的“插柳”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13)

插柳

传说是真是假,已无从确证。但这份美好的心意和真挚的感情,才是“戴柳插柳”的真正意义。

此外,玄宗时期,达官贵人开始兴起“公鸡热”,公鸡被当做了宠物来饲养。斗鸡成了古代清明节时一项重要的活动。

斗鸡人也因此受益,身价暴涨,甚至显赫一时。民间甚至传唱:“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就像后来宋朝的蹴鞠,上有所好,下必兴焉。

清明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14)

斗鸡

不过,这项活动现在难见到踪影了,或许是因为现代人不缺乏各种娱乐文体活动吧。

到了宋代,清明扫墓则多了一份雅兴,除了祭祀先人,更多的是出去游春,聚会。

宋元之后,扫墓祭祖就慢慢地与寒食禁火和上巳郊游一起,形成了今天清明节的主要风俗。

《东京梦华录》记载道,“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开塞,四野如市”。意思是,到了清明节这天,京城人都会来到郊外,人多得就像是在市场。

“往往就芳树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人们扫墓结束之后,就会开始宴会游乐,舒展心情。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庭,抵暮而归”,京城各大庭园,到处都是歌舞艺伎,一直要表演到傍晚才会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15)

游玩

这与当时北宋民间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人们更注重世俗的感受,而很少像汉唐那样热衷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少了一丝雄浑厚重,却也多了一份人间烟火之气。这就是宋朝为什么能让清明节风俗集大成的原因。

除了游玩和宴会,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进行一项有趣的民俗,那就是放风筝。

说到风筝,这是被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的伟大发明。

相传楚汉相争时,垓下之战项羽被刘邦包围,韩信让人用牛皮做风筝,上面绑上竹笛,迎风而放,哗哗作响。

汉军战士则借着笛声,唱起了楚歌,彻底磨掉了楚军的士气。这便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到了唐宋,随着造纸的发达,风筝改由纸糊,从战场传到了民间,并且很快普及了开来。

清明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