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的婚礼 拉斐尔
散点透视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没有固定的观看位置,可以有很多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自成一体,你可以理解为全景照片就可以了,视野很宽广,每个位置都是清晰的,你可以在任何位置观看。而且,你观看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也就会有很多个消失点。这就叫「散点透视」,也被称为「移动视点」。
我们中国的很多山水画,都有「咫三声尺千里」的气魄,就是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像我们现在看到这幅清明上河图也是这样。每个位置都可以成为欣赏的角度。
张大千
在南北朝的时候,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写到:
竖画三寸,当千尺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你品品,你仔细品品~
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分享《如何处理山水画中的透视关系》时,说了一句话我也特别喜欢: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你再品品,你仔细品品,是不是很有意境~~
理解了这两句话,对你拍照构图取景,也会很有帮助的。
三、细节欣赏
在清明上河图这幅5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丰富的情节,据说,这幅画里大概有 800 多人,他们形态各异,一幅芸芸众生相;画里还有170 多棵树, 30 多栋房子,比如房屋、凉亭、各种桥、城楼等,牲畜也有将近100匹。比如牛、马、狗、驴、骡子等。大家知道骡子的爸妈是谁吗?知道的可以在评论里说一下。
我们看着这幅画非常热闹,其实表现的并非「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而是具有「忧患警醒」意识的「盛世危图」,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些画中的细节,你就明白了。
最右边第一个场景,看这个小桥流水,和远处的田野,一副安宁的乡村环境。有一队驮着货物的驴子,在往城里赶,像赶集似的。
这里有一对接亲的队伍,新娘在轿子里坐着,新郎官在后面骑着大马,仆人们挑着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