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归条件,97年香港回归前真实的社会状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8-03 10:14:52

除此之外,国家还将香港的淡水也握在了掌中。

在60年代初,香港遭遇特大干旱,用水告急。

300多万人陷入每4天供水4小时的困境。

这时,广东免费运来一千多万立方米的淡水资源,解决香港的燃眉之急。

随后,*的一道决定更是震惊了全国:

拨款3800万,动员万人,为香港修建一条68公里长的东深供水工程。

当时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期,仍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

*的提议自然引来许多反对的声音。

97年香港回归条件,97年香港回归前真实的社会状况(13)

除了钱的问题,众人更忧虑的是,这一举措会不会白白为英国做了“嫁衣”?

然而,*力排众议,完成了供水工程,使香港同胞摆脱缺水之难。

此举与“三趟开车”一样,不单单是造福一方百姓,增强香港民众的国家归属感。

同时也为掌控香港“命脉”,为今后解决香港问题埋下伏笔。

香港回归,已成定局

197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充满悲伤和遗憾的一年。

周总理和*相继逝世,来不及等到香港的回归。

但是,他们早已为后人铺好了道路。

97年香港回归条件,97年香港回归前真实的社会状况(14)

四年前,中国向联合国提出取消香港的殖民地身份。

消息一出,英国哗然,不少政界人士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然而,英国首相希思却似乎默认了中国的要求,没有任何反应。

当年英国都没来参加联合国会议。

最终中国以压倒性票数,顺利地将香港从殖民地地区名单中去除。

究其原因,离不开中国的日益强大。

尤其是,拥有了原子弹这枚强盾之后。

加之世界格局变化,美国对中态度的缓和等等因素,英国人意识到,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已是迟早的事。

97年香港回归条件,97年香港回归前真实的社会状况(15)

1974年,*与周总理等人在书房里接见了英国首相希思。

双方无可避免会谈到香港问题。

当时,*问周总理九龙还有多久满租期。

总理回答还有24年(1997年到期)。

闻言,*沉吟片刻,表示到时候再商量办法吧。

谁料这个时候,希思表明态度:到时“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话音刚落,*接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随即他话锋一转,打趣说:“那时候我和总理就不在了......”

然后,主席又指指*等人说:“具体事情由他们年轻人去办了。”

可见,*对香港和平回归早已成竹在胸。

其解决香港问题的思路和方针也已经趋于完善,只等瓜熟蒂落。

97年香港回归条件,97年香港回归前真实的社会状况(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