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使用假健康证均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五大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证件有效期为一年。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业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理健康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证明持证人的健康状况,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染。
马冠生说,现实中存在从业者未经体检、使用假健康证上岗的情况,甚至有用人单位,默许或帮助员工,通过中介办理假健康证。这些情况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隐患,例如,痢疾、伤寒等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患者没有经过体检、持假证上岗,致病微生物通过患者接触的物品食品等进行传播,给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公共卫生隐患。因此办理假健康证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忽视,也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漠视,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对于旧版健康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制假、用假问题,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早在2014年,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家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旧版健康证易于作假,查询也非常麻烦,如若用人单位和执法人员想要查询从业者的健康信息,就必须找到体检科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查询,时间长、程序繁琐,导致执法成本高,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2014年11月,贵阳市启用带有二维码的新版健康证。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伪造和使用假的健康证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使用假的健康证,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买卖、使用伪造、变造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可被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6月12日,记者在济南一健康证代办点看到,20张代领取的假健康证。新京报调查组 摄
付建表示,假证相当于无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可对经营单位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检索可见,为遏制假证的情况,2014年前后,国内多地陆续推行新版健康证,将信息联网,并增加二维码防伪识别功能,执法人员、经营单位均可通过扫描,或通过公众号查询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多地也加强了健康证核查工作,一些制假、用假人员被处理。如2022年8月,13名持有伪造健康证的餐饮从业人员,就被北京大兴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但即便如此,如果出现类似上述泰和社区医院作假的情况,体检信息联网和防伪二维码,也无法有效监管。
马冠生教授表示,要从根源上杜绝假健康证的使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健康证的重要性,让人们了解到制作和使用假证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其次应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定期进行抽查,对制作和使用假证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另外,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不经过体检就出具健康证。
在采访中,很多办假健康证的人员直言,他们办假证并不是身体健康有问题,而是嫌去医院体检麻烦。济南市历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地方除了自费体检,还有免费体检,办假证是违法行为,放弃免费体检办证的机会而去办假证,最终得不偿失。
新京报调查组
编辑 | 甘浩
校对 |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