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圆明园:东西文明交流没有躲过的劫难
作者 孙晨慧
今天,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总会感慨162年前这座“万园之园”的盛景。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1861年11月,雨果这样记录了其对圆明园的向往,这也是众多西方人自19世纪起,关于东方想象的起点。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
“作为清帝国繁盛时期的缩影,圆明园是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之一。乾隆年间,英国派遣的马戛尔尼勋爵使团曾到访圆明园。到过这里的外宾很多都惊叹圆明园的盛景。”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浩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介绍。
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间,乾隆皇帝在长春园中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称为“西洋楼”。当时,宫廷内活跃着大量西方传教士。乾隆遂命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法国人蒋友仁(Michel Benoist)等参与西洋水法工程的设计。
2022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62周年纪念日,民众在圆明园大水法参观。赵隽 摄
2022年初冬,正值圆明园罹难162周年,笔者入园与游人一起在落叶与雨雾中漫步,抚今追昔,其兴毁遭际让人叹惜不已。
从绮春园南门而入,经三园之界,迂回千余米可至西洋楼遗址处。东西方的匠人们曾在此聚合彼此的智慧与文明,熔炼出引领世界园林艺术的典范性建筑。
步入零落草木之上的狭长地带,建有“大水法”十景,分布着“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西式建筑和庭院。西洋楼区域的修建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建筑风格,有些室内装潢还与法国的凡尔赛宫相似。
与主体建筑不同,在圆明园西洋楼复原图中,西洋楼并非西式建筑屋顶,更偏向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琉璃瓦屋顶。外加太湖石与竹亭等元素,为其增添了不少东方格调。难怪,有人打趣地把西洋楼比作一位身着西装,头戴一顶中式小圆帽的中国人。
“圆明园是东西方园林建筑艺术精华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之间和平交流的成果。”吴浩说。
200多年前,参与建造的东西方匠人实现了把追求“师法自然”的中国造园艺术与西方讲究“按对称和比例”的规则设计有机结合。或许,这也是圆明园的拥趸遍及海内外的重要原因。
翻拍海晏堂遭焚毁后遗址老照片。崔楠 摄
放眼世界,文明的博大精深很大程度是在汲取多元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和合理因素后,对其进行转化创造,熔铸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曾指出,欧洲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东方文明的长期交流中实现的,苏美尔文化曾是希腊文明的导师,而基督教来自东方,传入欧洲后与希腊文明相融合成为西方文明的底色。
18世纪,欧洲曾掀起长达百年的中国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旗手,有浓厚中国情结的伏尔泰曾说:“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
但在人类历史上如何对待文明有着惨痛的教训。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闯入圆明园西郊诸园,展开大肆拆抢。时任英国军队首领的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