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农村老家的市集、街边上,不乏都会有一两个“现烤现卖”的小酒坊,每天都有厚厚的蒸汽冒出。
尤其是在清晨,走在工作、上学的路途上,难免会被这醉人的酒香吸引,而这些“现烤酒”不仅香气动人,10元一斤的价格更是令人心动。
但转念一想,要是按照常理的“5斤粮食酿1斤酒”的说法,如今粮食可不止2元/斤,这酒的价格竟然比粮食还便宜?
即便是出酒率高点,但再加上人工、电费、水费等,成本还是应该比粮食高才对,可大家也确确实实看到了“纯粮现烤”,所以不禁怀疑这其中到底有啥猫腻?还不能喝?
为此,笔者专门去拜访了一位专业的退休酿酒师傅,经过一番讲解之后,才明白这其中原来暗藏“2大猫腻”。
猫腻一:原料用“陈化粮”
粮为酒之肉,好原料自然酿好酒。
粮食有“三六九等”之分,虽然市面上一般都是新粮,但陈化粮(放置3年以上)也不是没有,它们表面上看上去跟普通粮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大概率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所以价格也就直接少一半。
有些小作坊为了压低成本,则是会采用“新陈混合”的方式酿酒。
殊不知,这样的危险系数很大,因为黄曲霉素人类目前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关键是耐高温,280℃下依旧可以存活。
猫腻二:酿酒是“伪纯粮”
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只是自己不懂而已。
酿酒中有一种名为“串香”的低成本工艺,制成的酒属于酒精酒。
它只需要在蒸粮食的时候泼上“食用酒精”,就可以瞬间提高出酒率;而且还能增加高度酒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