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勉问责影响几年,诫勉问责与诫勉谈话的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8 20:18:07

7月1日开始,一份违纪通报在四川省乐山市多个社交平台流传并引发热议。通报称,马边县人大教工委吉寿坚桑等人于工作时间,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与工作无关的动态,并有其他公职人员点赞、评论,违反了工作纪律,分别被书面诫勉等。

加强公职人员的纪律问责是一种必要管理手段,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必须问之有据,问之有理。对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离开了这些要求而动辄问责,则有泛化问责之嫌。

如今,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工作工具,特别是公职人员,可能随时要通过手机接受领导安排工作,接受群众投诉举报,不可能不看手机。如果看手机的时候,看到某个有趣的信息,随手一转或点赞,也是人之常情。退一步说,上厕所的时候干这件事不会也不行吧?再说了,如果按照这个县的逻辑,公职人员8小时之外是不是也可以不接受领导安排工作的信息,周末也可以拒绝加班?

问责要讲公平,讲程序,不能简单地把问责当成一种万能工具。只要工作推动中有问题,就不分青红皂白都拿问责来处理,只要上级领导或部门要求问责,就不讲程序不依事实而坚决执行落实,这都是领导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为了问责而问责,为了“有所作为”而问责,由此导致的是使问责走向形式主义,甚至成为个别领导发泄私愤的工具。

“上班时间喝牛奶被通报”,“下班期间洗澡失联4分钟”是“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扶贫手册中有标点符号错误”被“全县通报批评”,“教师假期AA聚餐”是“与作风建设要求格格不入”,包括乡镇女干部开会时在台下抠一下脚,这种私下的行为不雅观,也不到问责的地步。就算真正需要问责的事,也要靶向问责,科学问责,精准问责,最终才能达到问责预期。

特别是对基层问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些上级部门官员以走过场、抖官威、捏柿子加压形式对基层动辄问责,不是问清基层的难处,调查真相、冷静分析、弄清是非曲直再做结论,导致一些地方没人愿意在基层工作,即使走不了,也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官僚主义。

不搞泛化问责,不允许以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推卸责任。这样的警钟应该经常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