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云南、贵州两个地方,都位于同一处高原之下,所以后来的人经常把它们合称为“云贵地区”。
“福安吉”,就是福建省、吉林省和安徽省。其中“福建”是唐朝把当地的福州、建州合并后,新起的名字。安徽的名字,也是由安庆、徽州两个地方的名字合并的。
吉林省的名字来得比较晚,是清朝才有的。清康熙十二年,皇帝给这个地方赐名为“吉林乌拉”,翻译成汉语就是“松花江沿岸”。
后来人们觉得叫“吉林乌拉”太长,就把它简称为“吉林”。吉林居然是一个满语的名字,这一点真让人想不到。
第三句诗里面,一共提到了七个地方的名字,它们分别是:宁夏、辽宁、四川、西藏、青海、甘肃、陕西。
“两宁”,就是指的宁夏、辽宁。这两个省份,一个位于中国的西部“河西走廊”地带,另一个在东北,曾属于清朝的盛京。名字中带有“宁”,都有祈祷和平与安宁的意思。
在古时候这两个地区,一个位于我国西北边防重镇,一个位于我们东北的边防要塞。古代在那里,中原人时常与异族入侵者爆发血腥战争。
这些事情都是国家统治者和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把统治者把它们的名字前面都加上一个“宁”字,祈求和平与安宁。
“四西青甘陕”分别指: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诗中就是取这五个省名称的前一个字,来写诗的。
四川的地名来历,也和唐朝的行政区划有关。不过也有人说四川是古代的四条河,因为年代太久,到底是什么河人们早就忘记了。西藏的名字也是清朝人起的,唐朝时期那儿叫吐蕃。
“青海”一词是在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中提到“青海湖”,才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直到清朝,“青海”二字才被正式当成地名。
唐朝李白《关山月》诗中有一名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后面的“青海湾 ”,说的就是青海湖。
这首诗第四句“还有内台北上天”,原来指的就是内蒙、台湾、北京、上海、天津。这一句一共包含了一自治区、一个地区,三个直辖市。
但是后面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又增加了海南省以及重庆市。于是有人把这句中的“还有”改成了“海重”,合起来就是“海重内台北上天”。
二、行政区划要记牢截至今年,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变成了二十三省、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三十四个行政单位的名字,我敢说超过八成的中国人根本就弄不清楚。
因为很多人关于行政区划的知识,还停留在他们小学时代从书本上学习到的那些上。成年以后大家并没有更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国家行政区划和那些省份的名称大多一无所知。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中国人大多还是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其中的重庆,是最年轻的一个直辖市。它是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那一年,才从四川省划分出去的。
换句话说,重庆早在二十六年以前就已经不属于四川了。可是至今仍有很多网友在提到重庆时,依旧会说“四川重庆”。
当个别重庆人给他们纠正时,就有网友反过来“骂”重庆人“虚荣心强”,他说:“你们为什么非得强调自己是直辖市呢,过去不就是四川下面的吗?”
因为这个问题,重庆人和“外省人”在网上没少吵架。假设大多数人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了然于胸,那么“四川重庆”这种历史名词出现的概率就小得多,也省了好多“虚荣”与“无知”的口舌。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中国现在的三十四个行政区,就算普通老百姓勉强记下来,在多数场合还是用不上的。迫切地需要记住它们的,大概还是那些需要参加考试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