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要及时处理。图片来源:wikihow.com
是什么引起水泡
小小的水泡,足以改变脚下的路,让你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火炭之上。更为恼人的是,它神出鬼没,有时你能平安无事地走完10公里,有时不过几百米脚上就起泡。
其实,水泡产生的原因并不复杂,有三件事会引起水泡:高温、湿气、摩擦。
高温会导致皮肤肿胀,给皮肤带来额外的压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刺激。
湿气会让皮肤变得柔软,更容易受到磨损。遇到下雨,或者脚上出汗时,湿气会增加脚与鞋袜的摩擦力。
脚后跟是水泡的多发位置。图片来源:fitfortrips.com
摩擦,可以说是水泡产生的罪魁祸首。无论跑步、登山还是徒步,如果某个地方受力不均,皮肤就会在重复的动作下迅速受损。在运动摩擦中,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这就是水泡。
有时水泡会变得很严重。图片来源:ukclimbing.com
如何预防水泡
弄清水泡产生的原因后,要预防水泡就只需对症下药。无论是出发前的鞋袜选择,还是行进过程中的适当调整,归根究底都是在调整温度、湿度和摩擦。
正确选鞋
预防水泡,鞋子是关键,不仅要大小合适,而且需要根据路线具体选择。
“户外选鞋要大半码”,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无论徒步、登山还是跑步,合脚都是选鞋的关键。
选鞋关键要合脚。图片来源:REI.com
鞋子过紧皮肤易受挤压,鞋子太宽松会增加摩擦的可能,在买鞋前最好可以亲自试穿。
穿上户外运动时的袜子,系好鞋带,以没有压迫感和松弛感为宜;
在一天结束时试鞋,经过一整天的活动,通常脚会膨胀一些,可以避免买到过小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