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能在沙漠生长的原因,胡杨在沙漠环境生长中的作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9 14:29:31

骆驼刺是沙地中一种有趣的植物,它属于豆科骆驼刺属,为多刺灌木或半灌木,高可达1米以上,茎枝上有针刺,刺长达2~5厘米,叶为单叶互生,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达2厘米,总状花序生叶腋,总花梗刺状,有数朵紫色花朵,英果呈串珠状,弯曲,不裂。 骆驼刺也是抗旱、抗沙植物,在盐渍的沙地、沙区路边到处都可以见到它。

骆驼刺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能够产糖。刮大风时,骆驼刺的针刺会扎破所在叶面,糖汁会从伤口处泌出,经过风吹日晒,就结成了一个个小糖粒,民间称之为“刺糖”。这些“刺糖”既可以食用,也可用来煮水,治疗腹泻和痢疾。 在唐代,骆驼刺就被用来制糖。唐玄宗时,刺糖还被当作贡品,当时被人们称为“刺蜜”。那时,刺蜜的最佳产地在新疆高昌县武城乡。刺蜜与葡萄齐名。

花近纸花、常开不谢的补血草

胡杨能在沙漠生长的原因,胡杨在沙漠环境生长中的作用(9)

补血草属于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有多个品种,以二色补血草为代表。

二色补血草的叶基生成莲座形,属多年生植物,高70厘米,多分枝,枝上部出花序,花序圆锥状,花萼白色或稍带黄色,呈漏斗状,花冠黄色。蒴果有五棱,5~lO月为花果期。

二色补血草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是盐碱沙地植物。

二色补血草最鲜明的一大特点是:开花后到果实成熟,花萼、花冠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甚至一两年内也不改变,人称“永不凋谢的花”。

二色补血草的花所含水分极少,堪称奇异。这实际上是补血草适应干旱缺水环境长期演变而来的结果。

在沙漠地区有多种补血草,如珊瑚补血草、木本补血草等,后者为半灌木,其他均为草本,其花形态大同小异,都是经久不凋的。

二色补血草在北京颐和园曾有发现。

沙中有粮、食之健脾的沙蓬

胡杨能在沙漠生长的原因,胡杨在沙漠环境生长中的作用(10)

沙蓬是一种能在沙漠中生产粮食的草。马尾藻是藜科马尾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沙蓬高达1米,有分枝,叶窄如柳叶,先端有尖刺,多条纵脉,小花密成穗状,生长在叶腋,果实椭圆形或椭圆形,相对平坦,种子近圆形,扁平、光滑,8-10月成熟。

沙蓬的种子俗称“沙米”,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可以当作粮食来吃。当地人常以沙米制作炒面、糕点,还用来榨油吃。清代《康熙几嘏格物篇》有记载云:“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额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性温益脾胃,易于消化……作为粥,滑腻可食或为米,可充饼饵茶汤之需。”

沙蓬分布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多生沙漠地带,北京卢沟桥下沙滩中即有。

沙蓬喜生在流动、半流动或固定的沙地,不怕风刮沙埋,是流动沙地的抗沙植物之一。

沙地调料:沙芥沙葱

胡杨能在沙漠生长的原因,胡杨在沙漠环境生长中的作用(11)

沙区人民喜欢吃一种米凉粉,这是因为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空气炽热,长期生活于此的人易口干舌燥,米凉粉则有清热的功效。这种米凉粉是用小米、荞麦等杂粮制成的,味道上佳,凉粉中的一种调料更吸引人,这种调料就是沙芥。

沙芥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十字花科,一年或两年野生,在沙丘低地及背风坡上生长,茎高可达1.5米。当地群众喜欢在春天采其嫩枝叶当作调料。

沙芥不怕沙,不怕阳光,不怕干旱。它肉质的叶子可以储存丰富的水。沙芥的果实有刺,不容易被风吹走。只要有一点水,它就可以发芽生长。沙芥的茎叶是骆驼最喜欢的饲料。也可入药,有止咳作用。

在西北沙漠中,沙芥分布最广。

胡杨能在沙漠生长的原因,胡杨在沙漠环境生长中的作用(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