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天气逐渐炎热,上海聚会玩耍的季节又到了,在海里游泳、戏水时,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海蜇伤到自己——
海蜇是个什么东西?
海蜇,为海生腔肠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四大近海海域。海蜇体态透明,在海水中难以辨识,触手有刺细胞,内有刺丝囊,可释放毒液,如不慎被蜇伤,轻者可出现局部皮肤损害,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每年6~9月是海蜇蜇伤的高发期。在我国秦皇岛市、威海市、荣成市、大连市、三亚市是海蜇蜇伤事件高发地。以前主要是捕捞海蜇的渔民,近年来,到海滨浴场游泳的游客被海蜇蜇伤的数量不断增加。男性略多于女性,病死率约2~3‰。
什么是海蜇蜇伤?
海蜇蜇伤是人体皮肤被海蜇蜇伤后,因急性过敏和中毒反应而引起的皮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疾病。
海蜇触手刺丝囊小管刺入人体皮肤,刺丝囊内类蛋白毒素、多肽和酶类、强麻醉剂、四氨铬物等有毒物质,导致皮肤坏死,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以及心血管、神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或组织损害。海蜇蜇伤后的急性过敏和中毒效应是多种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怎样判断海蜇蜇伤?
被海蜇蜇伤后,局部会表现有皮肤触电样刺痛、麻木,瘙痒及烧灼感、线状红斑、丘疹或风团,严重者呈鞭痕状,皮损走行多与触手接触方向一致,常伴有水疱、瘀斑,表皮坏死。部分患者在蜇伤后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全身过敏样反应,如,肺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力衰竭、过敏性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死亡。典型表现为鞭痕状皮损。
根据明确海蜇致伤史,或通过患者在已知栖息有海蜇的水域中被蜇伤而轻易识别。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显微镜下检查有海蜇刺丝囊可帮助确诊。
海蜇蛰伤后现场如何处置?
1. 被海蜇蜇伤后,要立即上岸,脱离蜇伤环境。
2. 刮除触手或刺丝囊。用镊子等去除残留在皮肤中的触手丝囊。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和用力摩擦伤口。
3. 用海水或明矾溶液反复冲洗患处。切勿用淡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以免渗透压过低引起刺细胞破裂,导致毒素大量释放而加重病情。
4. 热水浸泡伤口,水温为40℃~ 50℃,持续20 min。
重要提示: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