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取名玉门关,玉门关为什么建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1 11:41:37

张掖市甘州区

再说兰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置兰州总管府。这也是兰州得名之始,迄今已经一千四百多年。在此之前,兰州一直名为金城。之所以改称此名,是因为紧邻皋兰山,因而简称作兰州。“皋兰”两个字,原本是匈奴语,其本意已经湮没不可考,有人认为“皋兰”就是“祁连”,都是匈奴语中“天”的意思;也有认为乃是“河流”的意思。

甘肃一名中“肃”的由来,则可以追溯到隋文帝年间。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酒泉镇为肃州。此后,肃州建制时断时续,直到2002年,才最终确定撤市,改为肃州区,隶属酒泉市。

灵台县名,则为托古所定,取周文王伐密须国,筑“灵台”之意。始置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同样具托古寓今之意的,还有陇南之地的几个县区。北周年间,今天的陇南境内置有武州(今武都区)、文州(今文县)、康州(今成县、康县)、宕州(今宕昌县)、凤州的广化县(今徽县)、两当县和秦州长道县(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今天,陇南市下辖8县1区(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其名称合起来,即为“文武成康、礼和徽昌、两当”。暗合上古贤王之名,又有对民风物产的期盼。尽管在取名之处并未刻意为之,但长久以来形成的巧合,无疑也成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殷切祝愿。

为何取名玉门关,玉门关为什么建立(9)

陇南市行政区域图

“甘肃”以降

甘州与肃州得名,是在隋朝年间。两州合称甘肃,则是在北宋年间。其时党项人建立西夏,以凉州作为辅郡,也就是陪都。由于河西地区是西夏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区,西夏人非常重视这里的防御,因此在甘州(今张掖)成立了“甘肃军司”。不过,当时的军司只是军事建制,类似于今天的军区,而不是政区建制。

直到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成立甘肃路总管府;1281年又正式成立“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省。这样,才有了“甘肃省”的诞生。

为何取名玉门关,玉门关为什么建立(10)

元朝甘肃省地图

到宋元之际,甘肃省内大部分地方的地名已经固定下来。不过,在此之后,仍然有一些新的地名出现。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服西夏故地,神宗在此建定西城,取“安定西边”之意。不过,宋王朝最终止步于河西走廊,并没有再向西拓土。后来,金皇统三年(1143年)设定西县。

“庆阳”一名,取于宋代政和年间。宋太祖建隆元年置庆州团练,乾德初又升为庆州。到英宗治平年间改设环庆路。乃合环州和庆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庆阳”这一名称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

在此时得名的城市中,不得不提的,是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以及因此而得名的嘉峪关市。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72年),是明朝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它坐落于今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嘉峪山隘口,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又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因嘉御山得名,而嘉峪关市又因关名而立。

为何取名玉门关,玉门关为什么建立(11)

嘉峪关

除此之外,甘肃的许多地名都是取自于意,寓意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景泰县”,人民安居乐业的“民乐县”,永远昌盛的“永昌县”,永远安定的“永定县”,人和政通的“和政县”,边远安定的“靖远县”,西方安定的“安西县”,民风淳朴的“民勤县”……不一而足。

千载思虑

关于甘肃的地名,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说法——两千年前的甘肃人穿越到现在,大概也不会迷路。虽然甘肃省的名字变来变去,直到北宋时期才第一次作为“甘肃”被确认下来,但大多数县市的名称却基本都完整地保存到了现在。

不仅是名字没怎么变过,就连版图的模样,也因为河西走廊一带独特的地理格局,保持着最初的样子。

历朝历代,人们赋予这片土地的,无一不是安邦定国的大国梦。这样的梦想,随着一以贯之的取名准则,从秦汉盛世起,伴随着那条悠长的丝绸之路,一路走到现在。并且仍将走向更为蓬勃的未来。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