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馒头不叫馒头,包子却叫馒头,后来,包子叫包子,馒头却又成了包子,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北宋。
据传,包子由诸葛亮发明,用以代替蛮荒用人头祭祀的习俗,故取名馒头,谐音“蛮头”,是有馅的。
馒头最初在我国并不常见,人民生活水平有限,这类较精细的食物,并不为大众接受,直到汉代,面食才真正发展了起来。
面条
但限于当时的制作条件,大多数的面食都是饼状,故,面食都以“某饼”为名。比如面条,最初就叫“面饼”。
当时的包子馒头,统一叫“蒸饼”,这一称呼,到了宋朝才有了改变,因为宋仁宗名讳是赵祯,为了避讳,“蒸饼”变成了“炊饼”。
也就是说,宋朝的“炊饼”其实就是现在的馒头,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武大郎的“炊饼 ”就做成了馒头的样子。
馒头
但宋朝还是有馒头这一食物的,当时的馒头其实就是包子,晋代《饼赋》中记载,“馒头”就是肉馅的包子。
但是,当时其实还有一种食物叫“包子”,那些用荷叶、豆皮包裹馅料所作的食物,就叫做包子。
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宋朝的馒头叫“炊饼”,面条叫“面饼”,包子叫“馒头”,豆包叫“包子”。
包子
宋朝之后,随着人口迁徙、时代更替等因素,馒头和包子的叫法也逐渐混乱了起来。
时至今日,才逐渐形成了北方人管没馅的叫馒头,有馅的叫包子;而南方,有馅没馅的都叫馒头,或者没馅的反而叫包子。
包子随处可见,但是你知道他的历史吗?你们的家乡如今又怎么称呼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