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3 12:15:49

南宋谢枋得作《重订千家诗》,从旧书中收录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该诗正是今人熟知的清明诗,其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自问世以后,一直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杜牧”、“‘欲断魂’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杏花村’究竟是在何方”等等,所以在后世一直争议不断。

《清明》中三个引发争议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说第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的作品。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曾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在七绝创作上具有极高的造诣。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1)

《唐诗三百首》里面,一共收录了9首由杜牧创作的七绝数量是本书所有作者之冠,七绝收录数量排第二的是李商隐。但是在这9首杜牧的七绝之中,并无一首叫做《清明》的诗。

如今,《清明》一诗在民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每逢清明节至,三尺孩童皆能背诵全文。可惜这首诗的创作水平不高,所以有人怀疑它不是杜牧的作品。

最早对这首诗提出疑问的,是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谢榛。他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这首《清明》:“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

我们都知道,诗是以“言志”为美的。杜牧一生中,曾经创作了大量的七绝精品,比如《泊秦淮》、《赤壁》和《遣怀》等大家熟知的作品。

当中的主题,要么是在关心国事,要么是在咏怀古迹,要么是感叹人世浮沉岁月蹉跎。就算是《赠人二首》这样的诗歌,杜牧也写得艳而不俗,在视角上翻新。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2)

然而《清明》一诗,却写得“叠床架屋”,太过拖沓了。那么,为什么说《清明》写得“叠床架屋”呢?学者们大致有如下的观点:

其一,题目为《清明》,诗的开头第一句,又复用“清明”二字。古代诗歌追求文字精当,一首七绝一共才28个字。为什么要浪费两个字,去重复题目中已经知道的事实呢?

其二、第二句中既然写了“行人”,就不必再画蛇添足地,强调人在“路上”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且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作说明,贾岛诗中有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首句只说“问童子”,但是具体问的什么,并没有写出来。这是因为在诗的第二句中,童子已经用“言师采药去”,表达了贾岛问话的内容。

这种艺术手法,在汉语修辞里面叫做“蒙后省”。即诗的后句已经提到的内容,在前句中就可以省略了。前后二句有相同的内容,有经验的诗人都会采取“避复”的处理。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3)

更何况《清明》中“路上”、“行人”同处第二句,更不应该“犯复”。而且以杜牧的诗歌创作水平,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

另外,谢榛说《清明》这首诗的“气格”不高。那么,什么是“气格”呢?气,是指气韵,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格是指诗的立意与格调,作者的思想境界。

《清明》这首诗,一上来就渲染雨中的场景,跟着就描写诗人羁旅独行,意志消沉,最后为了“借酒浇愁”,找到了杏花村。

整首诗根本看不到作者有高远的志向,于愁情的书写方面,也没有任何新颖独到之处。于是谢榛等诗评家亲自下场,将《清明》进行了一些修改,改动后的全诗大概是这样: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

这种改法,试图通过对“江景”的引入,来提升全诗的“气韵”,但是效果不明显。于是谢榛又将后二句替换为“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