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3 12:15:49

不过,谢榛等人对于《清明》这首诗的改动,完全破坏了原作那种清淡的诗风,而且上下二联也十分生硬。

再加上这首诗的原版,早已经通过宋末的《重订千家诗》在民间流通多年,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谢榛等人的改动并未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同。

虽然没有得到认同,但是谢榛对《清明》的质疑,却并非是空穴来风的。所以从此之后,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继续考察这首诗的出处,结果发现谢枋得当年在修订《千家诗》的时候,这首《清明》是从南宋一名福建书商的书里抄来的。

但是这首诗也不是这个福建书商的原创,而是他从一本叫《锦绣万花谷》的书里抄来的,它没有标题和作者署名。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5)

这个福建书商为了出一本,叫做《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书,于是就“扯虎皮做大旗”,挂了刘克庄的大名,然后又把这首“无题诗”归到了杜牧的名下。

所以这首诗最终会“成为”杜牧的作品,都是这个书商为了赚钱搞的“噱头”。以上,就是《清明》作者存在争论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引发争议的问题就是,现在学者对这首诗中“欲断魂”三字的理解,存在争议。大家都知道,“清明节”在现代是一个祭祖的节日。

因此当我们读到《清明》这首诗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诗人因为常年漂泊在外,不能及时在“清明”这一天赶回家乡扫祭,所以产生了伤感的情绪。

由于内心中愁苦、伤感到了极致,情绪无法排遣,于是他决定找一个地方去“借酒浇愁”。然而近代却有学者考证指出:唐朝的清明节,没有“扫墓”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6)

唐代的清明节,是和寒食合并成的一个大型节日,在这个节日到来时,国家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中国古人扫墓的时间原来是在寒食,后来寒食与清明合并,有人就在清明扫祭。

因为这个原因,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多次下诏禁止。理由是,清明是一个郊游的节日,把这种玩乐的节日和扫墓这么严肃的事合到一起办,是对祖先的不敬。

尽管诏令并不能完全禁止民间的扫祭行为,但是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唐代国家为了杜绝清明节的扫祭行为,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杜牧身为国家公务员,他不可能公然违法。

所以,这首《清明》到底是在写什么?它真的是在写一个人,因为不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回乡扫祭,所以伤心得“欲断魂”吗?

为此,竟然有一位学者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观点:杜牧的确不是要赶回家上坟,他只是想喝一种酒,这种酒的名字叫“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7)

第三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是这首诗涉及“杏花村”真实的地理位置。有的人说这个“杏花村”在山西,但是有的人又说这个“杏花村”在安徽。

因为这个问题事关商业赚钱密码,所以数百年以来,全国各地一直有人不断地借“杏花村”三字“造假景”、“酿假酒”,外加杜撰各种“神话”。

其实,无论“杏花村”在哪里,都不干这首《清明》的事。诗中的“杏花村”,有可能就是作者随意胡诌出来的一个地方。所以关于后人造的那些“假酒”和“假景”,在这里我们就不详谈了。

结语

《清明》一诗存在多处争议,主要是因为这首诗的风格看上去不像是唐代杜牧的诗风。杜牧是七绝高手,他少年时代起就有匡时济世、澄清天下的政治理想。

因此,杜牧很爱写时政诗和咏史诗。不过他也有著名的风景诗,比如像《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中也有咏史的痕迹。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完整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