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端午节了,老妈今天已经开始动手包粽子了,一上午就做好了准备工作,糯米泡上了,粽叶洗干净也煮完了,就等着下午包粽子了。自古粽子就有咸甜口味之争,我们家也存在这个问题,妹妹喜欢吃咸味的粽子,我呢就喜欢吃甜味的粽子,所以老妈今年干脆准备了咸甜不同的馅料。
说到吃粽子,身边有不少人说包粽子是需要小技巧的,只有粽子包的好了,后面煮出来的粽子才好吃。但是在我看来,煮粽子的学问远比包粽子的多,换句话说,即使你包的粽子再怎么好,要是煮粽子的方法出了问题,那么粽子也不会太好吃了。
之前很多朋友问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冷水煮的,因为这样粽子才会均匀的、慢慢的受热,不仅能够激发粽叶的鲜香,就连里面的糯米和馅料也会变得软糯入味。相反的话,煮粽子热水下锅的话,由于粽子和热水温差太大,很容易导致煮出来的粽子里面夹生。
其实除了煮粽子用什么水的问题以外,还有许多朋友在煮粽子的时候都做错了,包括我,竟然一直做错了20多年。我们做错的地方就是,煮出的粽子直接捞出锅就吃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都忽略了一步,所以导致我们自己煮的粽子,总是没有外面买回来的那样香甜软糯好吃。
煮熟的粽子直接吃?原来一直做错了20多年,难怪粽子不香不好吃。煮粽子的正确做法就是,煮熟的粽子不能直接出锅就吃了,而是应该关火后,继续把粽子放在锅内浸泡、静置放1个小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是因为经过浸泡1小时的粽子,糯米和里面的馅料可以更完美的融合,糯米也能够吸收粽叶特有的鲜香,所以说,浸泡过后的粽子,吃起来才是真正的软糯入味,超级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