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传统节日热闹喜庆的氛围不同,端午节是比较肃穆的,风俗活动的主旨是为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古时端午也被称为“五毒日”,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驱赶毒虫,传说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这天,误喝了驱虫的雄黄酒而显出原形的,那么什么是“五毒”呢?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说法,农历五月阳气正盛,“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高温的天气加上多雨的气候,虫蛇开始肆虐,尤其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和壁虎这“五毒”异常活跃,加上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人们被毒虫叮咬后很容易致命,人们便想方设法的来躲避“五毒”。
民俗中“避五毒”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制作五毒图,也可以是五毒兜,还可以是五毒饼、五毒鞋,喝雄黄酒等等。
五毒图就是在红纸上画上“五毒”,并用五根针钉在自己的墙上,古人认为这样能将“五毒”刺死,以后就不会再横行了,再也不用担心“五毒”的侵扰。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避五毒”民俗,并延续至今,端午节人们会在门上挂有驱虫效果的艾草或者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