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鸡蛋含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的种类恰恰跟人体氨基酸的成分相一致,这有利于人体更好地吸收和消化鸡蛋的营养物质。
可以看出来,为了下一个蛋,母鸡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也是为什么鸡蛋营养价值高的原因。可这对鸡来说完全是个负担,如果下蛋就是为了繁殖后代,那么母鸡完全可以演化成在与公鸡交尾完成以后再排卵。母鸡的这个做派,简直像等着人来收鸡蛋一样。
鸡怎么变成了这幅样子?
其实,人之所以能利用鸡,是在偷鸡下蛋的BUG。鸡的受精与繁殖过程,和哺乳动物不一样。我们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在雌性体内保持活力的时间很短,最多2天时间就会全部死亡。但公鸡的遗传物质,在母鸡体内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达到23天左右。也就是说,在野外环境下,母鸡哪怕一个月只见到公鸡两次,都可以储存足够多的遗传物质,保证卵细胞都可以受精。
Tips:在自然状态下让母鸡孵化种蛋,通常情况是孵化满21天就小鸡会破壳出雏。但是孵化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鸡蛋孵化的周期。
既然母鸡体内一直都有存货,那么排卵当然是越多越好,这样后代才会越来越多。所以在野外条件下,母鸡并不会浪费自己下的蛋,直到遇见人类,所有平衡都被打破了。
人类学会了卡母鸡下蛋的BUG。
在野外条件下,当母鸡下蛋数量达到10枚左右的时候,母鸡就会进入孵化模式,减少产蛋量专心抱窝孵蛋。之后还会带孩子,等它们长大了之后再专心抚育下一批。但我们人类不停拿走鸡蛋,让母鸡达不到产量标准,母鸡就只能一直处于下蛋模式。再加上之后的育种培养,产蛋速率大幅增加,才有了如今早餐常见的茶叶蛋。
Tips:茶叶蛋是中国著名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大部分地区都有该小吃,它是煮制过程中加入茶叶的一种加味水煮蛋。
在全世界,鸡蛋是最为畅销的禽蛋类食物。据2019年统计,我国禽蛋总产量达到了330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达到了惊人的2819万吨,其中90%以上的鸡蛋,都是未受精的。这种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让公鸡无形中成了一个累赘,而且还巧妙避免了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在很多动物保护者看来,动物的生命和人一样尊贵,但是吃鸡蛋似乎避免了这样的尴尬,没有受精的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罢了。这大概就是家鸡得以在全世界流行的原因吧。
也许你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群母鸡里连一只公鸡都没有,会不会觉得寂寞,不再下蛋了呢?这确实是个问题,在鸡的社会里,公鸡是一种特别喜欢开后宫的生物,拥有很强的领地意识。而有了公鸡的领导,母鸡也会更好管理。所以在养殖厂里,人们总喜欢放一只公鸡进去“安抚人心”。然而有趣的是,就算没有公鸡,母鸡们也能过好日子。因为,母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发生转性。
Tips:公鸡和母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雄一雌,公鸡在长大以后会打鸣,它的头顶有很大的鸡冠,而母鸡头项上则没有明显的鸡冠存在,母鸡能够下蛋。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生物性别的是染色体,比如人类XY染色体是男性,而XX型为女性。染色体类型决定了人体自然分泌的荷尔蒙激素含量,一般情况下是什么样的染色体类型,哪方面性征就会发育。但是,如果激素分泌紊乱,男性就会变娘,女性也有可能长胡子。不过生殖系统不可能真的发生转变。但是,鸡却可以。
对鸡来说,性别最初确实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但性别的分化却可以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彻底改变。公鸡和母鸡,体内都有双侧性腺,在发育的过程中,公鸡的双侧性腺都开始发育,变成两个睾丸。而母鸡只会发育一侧的性腺变成卵巢,而另一侧继续保持原基状态。这就给性别翻转留下了空间。如果说母鸡原本的卵巢受损,体内雌性激素含量下降,另一侧的性腺就会发育成一个睾丸,而且真的有生育能力。这时,下蛋抱窝的母鸡,就会变成会打鸣的公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