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2 02:40:29

忘年之交,也称忘年之好,是指年辈相差悬殊的人结交为朋友。史料记录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东汉末期的孔融和祢衡。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士,个性恃才傲物,三国十大狂人之首。年少时即有文才和辩才,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1)

建安初年,结束荊州避难到许都游学,以图仕进。当时,求取功名必须得有名人引荐,有人说:“为什么不去投奔陈群或司马朗,他们可是许都名流啊!”祢衡不屑地说:我怎么能和*猪卖肉的人结交呢?”又有人说:“荀彧、赵融怎么样?”荀彧长得帅,赵融长得胖。祢衡说:“可以凭荀彧的脸去吊丧,可以让赵融管厨房。”别人又问:“谁是你看得起的人?”祢衡说:“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这话传到孔融耳中,心想:这厮这么狂,我倒要见见他,看他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等见到祢衡,经过一番谈话,使孔融大吃一惊,对方的才学决不在自己以下。孔融就留祢衡住在自己府中作幕僚,并与祢衡结为忘年之交。此时,曹操已平定了北方,下一步就要渡过长江消灭东吴和刘表,治理和征战都需要大量人才,于是颁布《招贤令》广揽人才。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曹操很高兴,下令召见。可是祢衡根本看不起曹操,谎称自己有病迟迟不往。经孔融一再劝说才勉强同意。到了接见这天,祢衡发也不梳脸也不洗,穿戴不整去见曹操。曹操见这人如此轻慢自己,很不高兴。于是决定羞辱他一下,让祢衡当了一名鼓吏。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让鼓吏宾们穿上统一的特制服装一一上前鼓乐助兴。轮到祢衡上场,只要他身穿便服径直走到曹操面前。站堂官喝令他换服装,只见他慢条斯理一件件把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又慢腾腾地把鼓吏服装穿上。随后操起鼓捶奏了一曲《渔阳》,声调慷慨悲壮,把所有的人都震动了。曹操事后对人说:本想羞辱一下他,结果反被他羞辱了。为这件事孔融喝斥了祢衡,并一再向曹操请求原谅,并答应让祢衡登门谢罪。到了约定时间,祢衡迟迟不到,又等了很久,只见祢衡手拿三尺长的木杖前来,坐在大营门囗用杖捶地大骂曹操。什么难听骂什么,把曹操的祖宗八代都骂遍了。曹操手下众将纷纷要*祢衡,曹操说:“*死他就像*死一只雀、一只老鼠一样简单。这厮很有虚名,若我亲自*了他,让天下人说我没有容人之量。荊州刘表性格暴燥,想办法让刘表把他除掉。”正好这时孔融又来为祢衡求情,恳请饶祢衡一命。曹操对孔融说:“荊州刘表迟迟不降,我给刘表写一封信让祢衡去劝降刘表。若成功,不仅既往不咎,还可以升职重用。”随即修书一封,让祢衡出使荊州。

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2)

在荊州,刘表盛情接待,对祢衡十分器重。祢衡也大显其能,经手的文案书信、律法条款也样样精当合理。但不久祢衡就开始发狂了,多次当着客人的面讽刺挖苦刘表。刘表实在忍受不了,就把祢衡让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在江夏,黄祖知祢衡的才名非常人可比,也委以重用。但不久祢衡又对黄祖大不敬,当面对黄祖进行羞辱,黄祖一气之下将其*死。可叹一位身怀旷世才学的名士就这样香消玉殒,年仅二十六岁。

再说孔融。

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3)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任北海国相,所以世称孔北海。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世孙。《三国演义》描述“其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有神童之称。”《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流芳千古,其谦让精神直到今天仍是幼教榜样。孔融的才学被评为“建安七子”之首,在“七子”中年龄也较长,声望也最高。但孔融与其它文人一样一一恃才傲物。他生性傲岸、刚直耿介,加上广交朋友,几乎天天饮宴,常常酒后无德,口无遮拦地说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话来。这要是搁在别人身上也就罢了,顶多作为疯话醉话不予追究,可偏偏孔融不行,因为他是名人、是圣人之后、是公众人物。例如他说:“父与子有何恩情?不过是当时的情欲发作而已。孩子对母亲来说,不过是一件物品,离开母体就像从罐子里把物品倒出来一样。所以,孩子不必孝敬父母。”这话放到今天,即便是普通人都难出口(难怪人们把孔融选入三国时期十大狂人之列),谁能想到这话出自圣人的后代、一代名儒孔融之口(这话为日后被弹劾、被*埋下了伏笔)。

祢衡之死,孔融知道是曹操借刀*人的结果,就处处与曹操作对。他原本就看不起曹操。论出身、论才学他都觉得自己比曹操强,所以言行中常有轻慢。他的文章以议论时政为主,对曹操的专横进行揭露、对诸侯的嘲讽谩骂是文章的主题,这就引起了权贵们的愤恨。他还上表《宜准古王畿之制》,主张“千里寰内,不得封建诸侯”。就是说,千里之内的地方是汉献帝的,别人无权在此封侯。这明显就是针对曹操的,与曹操一图天下建立曹氏政权的图谋背道而驰的。曹操越来越觉得此人不可留,再不痛下*手就要出大乱子了(因为当时孔融俨然成了青年们的导师,是当时最大的自媒体,背后有一大批文人粉丝。为*鸡儆猴,必*之)。于是,授意自己的仆从一一丞相军谋祭酒(相当于秘书)、一个叫路粹的人上表弹劾,最终以“招合徒众”、“图谋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于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被*,时年56岁。至此,祢衡和孔融这一对忘年交的难兄难弟或间接、或直接死于曹操之手。究其原因,少半在人,大半因己。

孔融和祢衡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太张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尤其不能口狂。“恃才傲物”、“孤直清高”是不可取的;还告诉我们: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智商高未必成才,情商高处处受用。另外,这个故事还证明:只要理想一致、志趣相投,年辈的悬殊并不影响结为至交。这样的例子自古至今比比皆是。从古代的贺知章与李白、白居易和李商隐、苏轼与秦观,到近现代的吴昌硕与潘天寿、鲁迅与瞿秋白、柳亚子与萧红、华罗庚与陈景润、黄永玉与林青霞……,不胜枚举。正是:

为觅知音已忘年,

同心共趣大如天。

当年北海祢衡事,

一路流传到眼前。

2022.04.21于汤阴

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4)

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关于忘年之交的故事简短(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