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危机和挑战,尤其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时常感到焦虑和抑郁。我是不是有病?我需不需要做心理咨询?需不需要去医院看病?这些困惑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怎么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健康?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分为心理正常、心理异常两大范畴,就是通常说的没病或有病。
心理正常范畴内,按心理健康程度的不同,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大类。心理不健康并不等同于心理异常,偶尔因现实原因感到抑郁焦虑,并不等于患病了,只是存在心理困扰。现实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如何判断心理异常?有三个判断原则。
·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比如一个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听到别人议论他,说他的坏话,就坚信有人害他攻击他,常常感到莫名的愤怒痛不欲生。这种脱离实际的想象,就是典型的主客观不协调的表现。
·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义型,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心理过程一致,表现为内心体验与环境的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儿子结婚办喜事,喜气洋洋已故亲人办丧事痛哭流涕。这就是情感与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相反该哭不哭该笑不笑,这就是反常病态的。
·第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知情义型,本身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相对稳定性。若一个人没有明显的外界因素,就出现性格的反常,如平素开朗外向,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孤僻不接触人,我们认为他的性格稳定性被破坏了,这是反常的。
因此应该科学地看待心理异常,避免陷入误区。比如没问题也说自己有问题,总是怀疑自己心理不正常,或者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是却不承认。除此之外,要知道正常和异常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不是绝对的。因为心理疾病不像生理疾病,可以通过身体检查指标进行判定,与其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不如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