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柠檬效应是谁提出的,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6 05:35:41

8月14日,“郑爽斥装修公司”的消息登上热搜,尚层装饰(北京)有限公司被郑爽工作室发文指责装修不专业、推卸责任,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截止8月18日,阅读量6.3亿,讨论6.7万,给家装消费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反响,

据中国消费协会发布的投诉数据显示,2019年商品投诉排行前十名数据中,房屋及建材类投诉位居第六,全年投诉量达到2.8万件。近年来家装投诉一直居高不下。

甜柠檬效应是谁提出的,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1)

从郑爽装修事件的关注率与家装的投诉居高发率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家装业野蛮扩张,竞争激烈且乱象丛生,已经产生了“柠檬效应”,给中国家装消费者与家装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酸柠檬市场理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克尔洛夫提出的。甜柠檬效应是说一个人拿着一个青青没熟的柠檬,明明知道柠檬是熟透了才甜,因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说自己这个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种情形,消费者多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选购价格较低柠檬,以降低选择错误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一般企业客户与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IT企业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次优选择,即所谓的"柠檬效应"。

柠檬市场效应就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市场情形。

从中国的家装市场的现状来看,已经显现出了柠檬效应的诸多特征。

家装市场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导致家装消费信任危机,成为了家装消费柠檬效应的主要原因。家装消费比较复杂,高额低频,消费过程中坑多水深,猫腻多,对家装市场、产品、服务严重缺乏信息与认识,无法辨别真伪好坏,不良商家刻意把酸柠檬说甜柠檬,在消费的博弈中消费处于劣势,无奈之下,消费者自然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与服务,来降低选择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使得众多的家装消费者上当受骗,出现大量的拖延工期,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服务低下损害消费利益问题,给家装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柠檬市场”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样会伤害诚信经营的优质商品生产者、注重品质的家装公司。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危机,使得诚信的注重品质的装饰公司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为生产和服务等成本较高,所以生存较难,甜柠檬也被消费者质疑为酸柠檬,在这种效应下,家装消费市场便出现了,好的公司不如差的公司产业状态,家装行业营销靠忽悠,材料以次充好、施工敷衍了事等不良之风盛行,次品公司占了上风,而优品公司却步履艰难。尤其在当下,互联网家装、新媒体营销,会议营销、直播带货,开大店提升形象,做整装送家具电器家装业盲目扩张 乱象竞争,把青色酸柠檬上色打蜡,充当橙色甜柠檬,大量信息冲击家装消费者的感知,把本来就不对称的信息搅的更加浑浊。严重的柠檬效应,劣币驱逐良币市场,打压了家装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迫使家装公司注重营销拓客,低价次品抢夺市场份额,给家装公司及家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柠檬效应,在家装消费市场的危害在于放大了人性的弱点,在这种情形之下,消费者要想找到好的优品家装服务很难,丧失竞争优势的优品家装公司生存与发展也很难,因此也违背了优胜劣汰的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据笔者了解,中国家装市场的柠檬效应,已引起家装产业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决不会允许以次充好的,劣币驱逐良币市场柠檬效应滋生蔓延。相关法律、政策将会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家装市场,强化市场监管与引导,化解柠檬效益,实现家装产业升级,构建绿色健康的家装消费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家装消费服务。

本文所述,是本人对家装消费市场现状背后的思考,不一定成熟,如有不妥,敬请谅解!也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促进家装、家居产业发展,

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作者:梁民 资深律师,法律、创业投资、家装家居产业研究。

敬请读者关注:愚人杂谈zatan 公众号 头条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