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们把我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说起来,我和杜甫还有一些家族渊源:我的爷爷杜佑是杜甫的族侄,他曾经当过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而我的古诗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我喜欢在叙事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此一来,诗歌不再只是单纯的文字载体,它可以记录自己感受,还可以是针砭时弊的工具。
02
我在23岁时,写下了《阿房宫赋》。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帮助我成为了唐文宗大和二年的进士。
这一切,都要从那场不同寻常的晚宴说起。
那天夜晚,崔郾奉命来到洛阳,主持进士考试。这个名字你们可能不熟悉,但是在当时可是大唐的人事部副部长。当地所有的教育官员都来到了晚宴,宴席上高朋满座、弦歌不绝。
正当酒酣耳热之时,有一位老朋友来看望崔郾,他就是文坛泰斗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的吴武陵。
吴武陵虽然骑着一头毛驴来看望崔郾,可是崔郾丝毫不敢怠慢。寒暄之后,才知道原来吴老是想推荐一名考生,推荐这名考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写下了一篇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的《阿房宫赋》。
没错,就是我在23岁时写下的、劝诫当朝统治者的吸取历史教训的《阿房宫赋》。
激动的吴老甚至念出这篇文章给崔郾听: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崔郾看到这篇豪放的文章也十分激动,和吴老共同吟诵了起来。随后,吴老借此大力推荐我为本次考试的状元,不过因为状元已经内定,最终将我评为了进士。
这一结果令我意外,我写《阿房宫赋》的本意,是希望当朝统治者不要再重蹈秦朝的覆辙,尽管我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似乎气数将尽了。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03
我对政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我一人的力量似乎也无力回天。
也许是放纵自己内心的无力感、又或者是生来性格的不羁,我一生放荡、喜爱美人、常常流连于青楼。
人们常常从我的诗歌里,找出我迷恋美人的证据: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我要离开扬州,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写下的诗,唉,我舍不得离开扬州,也舍不得离开这些美丽的女子们啊。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