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微哪年出生,孙若微什么时候怀上的孩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8 15:31:26

胡善祥

仅地位上和胡氏无区别还不够,为了防止胡氏反攻倒算,孙氏利用了最明智的一招——母以子贵。封建社会为了江山传承,皇帝最喜欢儿子,皇妃自然也能母以子贵。当时胡后无子、孙氏亦无子。孙氏瞄准了这一点,用了宫斗剧常见套路之假*,《明史》载,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已子”,抢在胡后之前生下了宣宗第一个儿子后来的英宗朱祁镇。虽然当时就有人怀疑孙氏之子非亲生,但无证据只好作罢。

地位相等,又有了皇长子,离母仪天下就差一点了,所以孙氏最后这一步更是稳扎稳打。孙氏通过枕边风,使得宣宗完全倒向自己;又通过宣宗的说服,张太后也同意废后;朝臣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宣宗采纳了杨士奇的建议,设法让胡后主动退位,所以朝臣的反对也被平息了。宣德三年(1428)三月宣宗正式废后,孙氏成为皇后,胡氏无故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明史》)


孙若微哪年出生,孙若微什么时候怀上的孩子(5)

《大明风华》吴越饰张太后

这就是孙皇后最为人所诟病的原因。

三、延长大明国祚——北京保卫战

不管英宗是不是孙氏亲生,孙太后是不是盗子、引诱宣宗废后,这对大明发展无关,或者说无伤大雅,这仅是孙氏的个人品行。而孙氏力挺代宗继位,延长明朝国祚,这才是评价孙皇后功绩的主要依据。

宣宗短命而亡,孙皇后之子英宗继位,孙皇后升为太后。正统十四年英宗携王振北伐,结果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虏。也先携英宗南下,“以送上皇还京为名,与其汗脱脱不花寇紫荆关”,但实际“我(也先)常告天,求大元一统天下”(《明纪事本末》)


孙若微哪年出生,孙若微什么时候怀上的孩子(6)

《大明风华》张艺兴饰明英宗

也先数万大军兵临北京,“京师大震”(《皇明通史》),北京“守备空虚,各营精锐,尽遣随征,军资器械十不存一”。英宗之子太幼,无人监国主持,朝廷一派散沙,内部的迁都派、投降妥协派都出来了,翰林徐珵就说:“验之星象……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明纪事本末》)

在这危急关头,孙太后站出来了。在接到土木堡战败消息之后,孙太后下懿旨封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令郕王监国:“今特敕郕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明纪事本末》)朱见深年幼,实权皆在郕王。随着也先携英宗南下势如破竹抵达北京,孙太后知道如果无皇帝,北京终将无法防守,所以做出了“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明纪事本末》)的决定,而且“太后知于谦能任难,即以侍郎升本兵”(《胜朝彤史拾遗记》),信任于谦主持北京防卫。


孙若微哪年出生,孙若微什么时候怀上的孩子(7)

《大明风华》苏可饰于谦

观土木堡战败之后,孙太后是有机会伸展权力的,她完全可以将英宗幼子朱见深立为傀儡,自己垂帘听政,大肆揽权,一如慈禧,但是她没有。纵观北京保卫战前后,她一如既往支持大明正统血脉——郕王,若无孙太后的极力支持,郕王是万万不可能继位的。也正是郕王继位称帝,在孙太后和景泰帝的强力支持下,主战派才有了后援,于谦才能救亡图存,大明江山才得以保存。在这一点上,孙太后对明朝政治的延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四、夺门——风水还是转回来了

虽然景泰帝受命于危难之间,承诺百年之后还政于太子(英宗之子、太子朱见深)。可皇位是个好东西,谁都想要,怎么可能给外人。最终力挽狂澜、励精图治、“渐开中兴”(王世贞《弇山堂别集》)的代宗景泰帝也沦为了权力狂。


孙若微哪年出生,孙若微什么时候怀上的孩子(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