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国内番红花种植规模的扩张呢?
依农认为主要还是种植生产难度大的原因。
- 首先,生长环境上没有绝对的适合,我国种植的番红花,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室外、室内结合种植的模式,不同产区移除和一入室内的时间不同,需要摸索,另外在室内开花的番红花,花期多会发生萎花的现象,且发生率不低严重影响了番红花的产量。
- 其次,番红花败育不结种子,繁殖依赖球茎繁殖,但是球茎繁殖的番红花容易退化,比如说球茎较小的话,即便其它所有的种植条件都满足,它也不会开花。
- 再者,番红花生长期病害发生率较高,一旦被病害侵染,对于本就娇贵的番红花的危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综合来看我们种植番红花没有原生地的环境条件,加之较大的种植生产难度,导致国内至今都没有符合市场需求量的大规模种植,当前仍依赖进口实属无奈。
不过在挫折和失败的积累之下,国内很多优秀的产区对技术的掌握也更透彻了,依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番红花的种植规模扩张速度可能会有所提升。
文章写到这里来一个转折,可能有朋友会觉得依农接下来的文字是不是要引导农民朋友种植番红花,有这个感觉的朋友可以放心,那不是依农的风格,接下来是写给想发展种植番红花农民朋友的“冷水”。
想发展种植番红花的农民朋友多是看到了番红花的超高的经济价值,而只看价值不谈困难就容易盲目,且发展种植番红花的困难不只在种植生产端,还有如下几点:
- 第一,种植番红花的前期投资较大,番红花依赖球茎繁殖,其一斤球茎的价格在50——200元不等,而一亩地要种一万株番红花,大概需要300——400斤球茎,大家自己算一下仅种子的成本就得投入多少钱。
- 第二,番红花的产量非常低,一亩地产量仅能产出1——2斤的干燥柱头,此外100一克是市场价和精品价,田间收购价要远低于这个价格。
- 第三,翻红花的采收和加工工作较为复杂,采收上,番红花当天开当天败,且花粉一旦落在雌蕊柱头上就会影响其品质,因此采收极讲究技术性和时效性;加工上,采收后要立即烘干,自然烘干效率低,人为措施烘干温度高了柱头会碎,低了品质不行,太难。再加之番红花的采收、加工还非常费工,一个工人要采收、加工一斤番红花的话需要不眠不休的工作10多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