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也并不能说韩信这次成功就是完全靠运气,运气一般都是为有才华、有方向的人准备的。韩信在此战之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指挥艺术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就是善于创造和抓住战机。有一种军事将领,习惯性地稳打稳扎,你需要他策划什么军事行动,必须万事俱备才行。这种将领是不是好将领?自然是!但其实是偏执行层面的好将领。但韩信不一样,有条件他可以去实施他的战略计划,没有条件他可以创造条件去完成他的战略目标。这种人才是足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无双国士。
以还定三秦来说,很少有人能像韩信这样敏锐而又精准地抓住战机的。选择,有时候比努力重要得多,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第二就是灵活机动,如臂指使。纵观韩信的这次作战指挥,尽管各种花招耍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韩信一直都是在人多打人少!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十分不容易,必须要有极强的资源调动能力和快速的战场反应能力。否则,即便你在总体人数上多于对方,也有可能被对方占据局部优势,然后被各个击破。
换句话说,你要对对方的作战动机和计划了如指掌,逼着他们跟着自己的节奏来战斗,而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第三就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核心目标。这一方面,韩信是颇得白起的真传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主要是来源于秦国。西路军在凉州打下的地盘说不要就不要了,先随主力出秦岭,把三秦王的兵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围点打援。为了减轻压力,还安排灌婴从子午谷突然出击,牵制敌人部分兵力。赢了第一仗之后,并不跟章邯死磕,集中兵力去逼降司马欣。章邯再次出兵时,韩信又迅速地在关键节点*个回马枪。再胜之后,北上逼降董翳,西进肃清章平,硬生生地把章邯蚕食成一个孤家寡人。
大家发现没有,韩信从来没有和章邯计较过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的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把三秦王有限的兵力四处打散,然后以*的方式来消灭你的有生力量!也就是攻其必救之处,然后坐等鱼儿上钩。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怀着理性、客观的视角去看待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会发现它确实很传奇,但并没有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还定三秦的思考关于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前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这里需要引入的几点思考主要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一件成功的事物。
韩信厉害不厉害?“兵仙”的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的,自然是相当厉害的。但是,他终究是人,不是仙,他的成功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所以,不管我们身处于什么状态下,永远都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个人逐渐向理想中的自己靠拢必须具备的认知。
章邯厉害不厉害?作为楚汉时期唯一一个正面抵抗项羽尚能全身而退的男人,他自然厉害到了当时天下前五的程度。但是,章邯却成为当时最憋屈、最无奈的名将,没有之一。为什么?有时候人掌握了时势,只能被时势的洪流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