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记录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人雅士,生活却很落魄。
孙髯晚年贫困落魄,寄居昆明圆通寺后的咒蛟台上,自号“蛟台老人”,卜卦为生,三餐难继,后投靠子女,终老云南红河州弥勒。
今弥勒还有孙髯墓,在弥勒城西,墓碑上的题书是:“滇南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在昆明,除了能在大观楼、圆通山、西山龙门等地方看到他写下的楹联之外,就没听说有纪念这一个传奇人物的地方。
但后人始终是不会忘记这个传奇人物的。
在昆明盘龙江的下游的南坝西北边桥头,就有一个“髯翁园”!
尽管只是一个新修的类似市民休闲小广场一类的场所,也没有孙髯翁的雕像、作品之类高大上的东西,但也能让人聊以自慰了。
游走在小广场上,浏览四周环形分布的大大的斜铺雕刻墙,主要介绍的还是滇池以及河道治理的一些内容。
但是,大大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内容,却是以孙髯翁为开头!
阅读雕刻介绍并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以天下第一长联闻名于世的孙翁还有着这忧国忧民,让人肃然起敬的另一面。
原来,生长在昆明、天天目睹昆明母亲河盘龙江的孙髯翁,在欣赏盘龙江“云津夜市”的繁盛的同时,也看到每当雨季来临这条河流水患的危害。
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
正因为如此,为了根除水患,修江治水,孙髯翁认真研读了《禹贡》、《水经注》等经典著作,还曾溯盘龙江源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济滇”的设想,考察了盘龙江,写出了《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在文中,孙髯翁提出了五条根治盘龙江的建议,至今,专家、学者的在治理盘龙江的时候,都还要认真研究《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孙髯翁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难怪!盘龙江下段的南坝桥头,会特意设立、命名“髯翁”这样一个小广场。
除了天下第一长联的盛名,这也是孙髯应该得到的、更应该被人们记住的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