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美兰和丈夫王施晔
之后,每当大家在排练完后,都会一起在食堂吃饭,由于没有什么餐桌,大家就端着碗在院子里吃。王施晔便不时与刀美兰搭讪几句,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
会演结束,刀美兰回到西双版纳,王施晔则回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开远市,但却一直关注着刀美兰的消息。
刀美兰在傣族民间舞《赶摆的路上》中的影像
两年以后,王施晔调到昆明部队歌舞团。有一位从西双版纳来的同事告诉他,刀美兰不仅舞艺超群,被称为傣家人的“孔雀公主”,而且人也长得更姣美了。
那位同事还告诉王施晔,刀美兰一直在打听他的去向,看样子,对他有意思……
王施晔忙给刀美兰写了一封信,很快地,刀美兰回信了。鸿雁传书,两地相思。
刀美兰在舞台上的形象
可是刀美兰不识汉字,王施晔也不懂傣文,双方的感情交流受到阻碍:王施晔满腔的话儿不能在信上尽情倾吐,刀美兰也羞于把内心的秘密向代写回信的姑娘诉说!
刀美兰不久也调到云南省歌舞团了,而且也学会了不少汉语。他俩相会了,心更通了。慢慢的他俩爱情的船儿扬起了风帆,驶向幸福的彼岸……
王施晔拉琴,刀美兰舞蹈
“哇——”一个初生婴儿的啼声,从产房的门缝中飞出来。王施晔在门口立即停步,下意识地呼一声:“啊!”
一位护士从产房里出来,她是在笑着告诉王施晔:“男孩,七斤重,母子平安。”
王施晔在长椅上坐下来,想品尝一下初次当父亲的滋味,可是,他的心情不能平静,一个问号突然闯进他的脑海:“孩子是属于汉族,还是属于傣族?”王施晔微微闭上眼睛,这个问号,勾起了他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