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童年经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
苏轼出生在一个信奉儒家思想、文化水平很高的家庭,父亲苏洵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后来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教育很严格,让他们遍读经史子集,讨论国家大事。
“父师检责惊走书,坐起犹如挂钩鱼。”(苏轼《夜梦诗》)
母亲程氏也出身于名门望族,知书达理,曾用东汉末年范滂(pāng)同专权误国的宦官英勇斗争的事绩勉励他。
苏轼从小跟眉山当地的一个老师学习,这个老师名字叫刘巨。一天课上,刘老师诗意大发,写了首《鹭鸶诗》。鹭鸶是一种水鸟,诗里面有这样两句: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意思是说冬天的时候鹭鸶突然飞起来,打鱼的人受到了惊吓,站起身来以后,看到了一幅景象,漫天大雪,雪片随着风走。
苏轼说,雪片随风而去却没有归处,不好,我给改一改:
“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蒹葭就是芦苇。
刘老师一看,说改得真好,我当不了你的老师,因为你超级高水平。
后来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去益州(今成都),拜见益州知州(相当于是市长)张方平。
结果张方平见到这兄弟俩后,觉得他们都是可造之材,非常喜爱。
本来科举考试要经过州试、省试(礼部试)、殿试。
结果张方平把这兄弟俩,直接推荐给朝廷,让他们不用参加州试了,直接到京城参加礼部试。
科举考试:“放他出一头地也”就这样,苏轼和苏辙都没有经过四川当地的州试,在张方平的推荐下,直接到京城汴京去参加礼部试。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他十八岁的弟弟苏辙,随父亲到汴京参加进士考试。第二年考试时,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考官是梅尧臣。后来欧阳修复查卷子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惊为天人,本来想把他列为第一名,但是越看这篇文章,越感觉像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把这篇文章列为第二名。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正是苏轼写的。
不过优秀的人到什么时候都是优秀的,虽然礼部初试的时候,苏轼那篇文章,被欧阳修误认为是曾巩的,以避嫌为由,列为第二名。等到了礼部复试,苏轼又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接着到了三月,参加仁宗殿试,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考试结束,见到这位天才少年苏轼,主考官、同时也是当时文坛领袖的欧阳修连连感慨:
“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意思是说我最近读苏轼的文章,头上直冒汗,很痛快,我应该让贤,让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了。
就在苏轼考取进士这年,母亲程氏病故,他随父亲回家服孝。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服孝期满,回到京城。通过制科考试,正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
为官经历: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官场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的一生,就是不断被贬,而且越贬离京城越遥远一生。他45岁被贬湖北黄州,在黄州待了6年;59岁被贬广东惠州,在惠州待了3年;62岁被贬海南岛上的儋州,又待了三年。整个宋朝,被贬到海南岛上的只有苏轼一个人,皇帝实在不想见到他了,让他离自己越远越好……
1.“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轼的第一个官职,是出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二十五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张。
苏轼凤翔任满,父亲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到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还朝,任殿中丞、直史馆、监官告院。
也是在这一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开始实行变法。成立了专门的变法机构,颁布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等法令,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正改变着北宋王朝。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为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而一直坚持自己意见的苏轼,也越来越不容于朝廷。
“东坡性不忍事,尝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朱牟《曲洧(weǐ)旧闻》)
苏轼给宋神宗上疏,要求取消变法,还指责说现在的朝廷风气不正,连谏官都不敢出来说真话。甚至还指责宋神宗,说他现在的很多做法跟古代圣明的皇帝比起来是背道而驰的,希望皇帝尽快改正。
可以看出苏轼很敢说话,后来司马光评价苏轼也说:“论敢说话,我是不如苏轼的。”
公元1071年,性格直爽的苏轼,因为不满意朝廷的政策,上疏自求外放。苏轼先是被调任杭州通判(通判,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后有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就在湖州任上,苏轼遇到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事件,“乌台诗案”。
朝中一些人,嫉恨苏轼的盛名,一心想把苏轼扳倒,不过他们又挑不出什么毛病,便从苏轼的文字中寻找把柄,并罗列出“攻击新法”、“诽谤朝廷”等莫须有的罪名,要求宋神宗对苏轼处以死刑。
随后,苏轼被押解入京进了御史台。自汉代起,御史台里头遍植乌柏,一种深青色的松柏,所以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个诗案叫做“乌台诗案”。
当时苏轼被下到狱中,审理案件的人员问他:“你们家祖上,五代以内,有没有免死铁券,有的话可以免死。”这是对待死囚才会这样问。
“下狱即问,五代有无誓书铁券,盖死囚则如此,他罪止问三代。”(朱彧《萍洲可谈》)
苏轼被押解到开封御史台,经过两个多月的刑讯逼供,苏轼遭遇了难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最终,所谓的罪名成立,只等待皇帝的判决。
司马光、张方平等人纷纷上疏劝谏,为苏轼鸣不平。连神宗的祖母曹太后也帮苏轼说话。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儿子苏迈,每天给狱中苏轼送饭。
父子约定,如果朝中比较稳定,苏轼没有什么危险,苏迈每天就给送蔬菜、牛羊肉之类的。如果苏轼有危险,就送鱼进来。
有一天,苏迈因为有事忙,就托一个人给父亲送饭,结果这个人不知道苏轼父子的约定,这天刚好送进来的是鱼,结果苏轼一看见鱼,心都哇凉哇凉的,感觉自己要小命不保了。
苏轼抓紧时间给弟弟苏辙写信: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跟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弟子由》)
写完信,苏轼让狱吏交苏辙,狱吏一看这是大事,不敢私自做主,就把信上交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看完信很感动,对苏轼有了改观。
其实客观地说,神宗对苏轼的讨厌是有选择的,他讨厌苏轼话太多,总是抨击新法。但是对于苏轼的才华,神宗是相当钦佩的,曾经有人说苏轼的才华可以与李白媲美,神宗说李白比不上苏轼,李白有苏轼的才情,却没有苏轼的学问。
当时曹太后患病,而且病情很重,宋神宗是孝子,想要大赦天下。结果曹太后对宋神宗说,天下凶恶之徒就不要赦免了,他们罪有应得,只要放了苏轼一人足矣。
后来神宗把苏轼贬为黄州(今湖北武汉黄陂区境内)团练副使,不是简单的贬官,是以罪官的身份贬到黄州去的。只是挂一个名,没有任何行政职权。相当于作为一个罪人,被监管在黄州。
苏轼从开封出发,走了一个多月到达黄州。
苏轼曾经对朋友说:“黄州,真如井底”。他发现这个地方又小又闭塞,可是苏轼没有做井底之蛙,他在这里做了很多事情,他在这里读书、写作、做菜、开垦荒地、写出《赤壁赋》、交朋友……
被贬黄州,是苏轼重大转折点,他获得了另外一种人生。因为在这里,真正的“东坡居士”,才由此出现。
到了黄州之后,作为一个罪官的身份,在黄州穷困潦倒、贫苦无依,后来还是当时的一个书生叫马正卿,替他求情,才求得黄州城外东郊外一片荒地,然后苏轼开垦这片荒地,在上头建房子,因为是在大雪天建成的,给房子起名叫“雪堂”。就这样,苏轼渐渐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
马正卿帮他求的这片荒地,在城郊东坡之上,再加上苏轼又欣赏白居易,白居易当年贬忠州(今重庆忠县)做刺史的时候,在忠州城东坡上栽树,还写下了《东坡种花两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东坡种花两首》节选)
这么说吧,因为苏轼欣赏白居易,白居易写过《东坡种花两首》,自己开垦的这片荒地也在城郊东坡,所以苏东坡就自号“东坡居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