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业测试,女性分娩后的6周左右,身体上基本就可以恢复过来,而这个时候刚好就是42天,有些产妇身体素质较好,在42天之前就会感觉身体情况有所好转,但这并不代表不用继续坐月子,因为身体内生殖器官以及内分泌系统都没有得到完全恢复。
当然,每一位产妇在产后坐月子的方式和时间都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时间也是因人而异,但最好都要按照产科医生给出的建议,这样才是对自己身体负责。
产后并非要一直卧床,适当运动才是恢复身体的最佳方式
女性在产后,保持足够的休息固然重要,但休息也要适可而止,一旦休息过度,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很多妈妈在产后休息这件事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坐月子必须要躺着休养,即使是想下床走走,也会被家人按在床上,吃饭喝水都要送到眼前。
但这种静养休息,就意味着下肢基本上没有运动,很可能出现血液流通不畅、水肿甚至血栓等问题,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产后,身体虚弱确实需要卧床休息,不过也要找准时机下床运动。
产后下床运动,可以锻炼腹部肌肉,使其早日恢复收缩力,有利于血流增快,排出恶露,使子宫尽快复原,以免引起感染;另外,活动还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也有益于伤口的愈合。
产妇在产后,什么时间下床活动对身体恢复比较好?具体产妇在什么时间下床活动比较好,还是要看身体情况。一般顺产的妈妈,如果产程顺利的话,多数会在6-8个小时便会恢复体力,可以尝试坐立,在12个小时以后就可以下床走动。
而如果是剖腹产的产妇,由于受到刀口的限制,产后下床运动的时间就要延长。一般来说,在产后的6个小时,产妇需要在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尝试翻身,术后的24小时尝试坐起来或者是下床走动。
当然这个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那些体质较差的产妇,如果产程不顺利,出现其他情况,那么就要延迟下床时间,根据身体的情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