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
我们现在所学的“中国古典舞”,严格意义来讲叫做“当代中国古典舞”,而它又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
“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太极、八卦、五形等)、杂耍以及书法等基础上并结合国外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
大致分为四类:汉唐派、敦煌派、身韵派、昆舞派
1.“身韵”学派,是具有中国古典舞“元老”意义的流派,其“身韵”脱胎于戏曲身段和中华武术。
在其起步筹建期间,欧阳予倩先生主张“从戏曲中保留下来的舞蹈入手去研究整理中国古典舞”,这个方法得到了实施。
“戏曲中舞蹈原有的动作逻辑被解构,动作被解析成零部件后安装到芭蕾的结构方法的框架上”。
“身韵”作为专业舞蹈演员的一门课程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
2.汉唐舞以汉、唐为代表的乐舞文化传统和明、清以来发展成熟的戏曲舞蹈形式为支点,而创建的中国古典舞学派。
汉唐派的创始人孙颖教授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到上世纪末经过数十年的理论思考和准备、频繁的创作和实践活动,逐步明确了汉唐古典舞学派的形式与风格。
3.敦煌派作为一种崭新的舞蹈样式,诞生于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它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舞蹈活灵活现地走向观众,为世界所瞩目。
在《丝路花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希腊女神到印度神像多变的站姿,波斯民族的神秘面纱风味,这些又融合中国本身古典舞蹈柔美形态,敦煌舞是聚集了各类舞蹈技巧的精华所创作出来的舞蹈。
敦煌舞里又分成许多不同的舞码,不同的技巧,我们所常听到的“飞天”是其中的一支舞;大部分是和大彩带一起跳,显现出在空中飞舞的情境,壁画中有许许多多的飞天,飞天在印度即“香音神”的意思,他们通常是出现在佛陀即将出来讲经前,以奏乐和舞蹈的形式来迎接佛陀和告知众生。
飞天又在敦煌舞中又细分为:伎乐天、散花天,伎乐天是负责弹奏音乐,而散花天是负责播洒香花,让佛陀讲经的会场既庄严又美丽。所以在舞蹈技巧上伎乐和散花的动作截然不同。除了飞天角色外还有菩萨、金刚、仙女和莲花童子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形象气质,舞蹈形态也不同。
如飞天伎乐是活泼、飘逸、灿烂的,思维菩萨是慈悲、端庄、典雅的,金刚力士是雄伟、威严、挺拔的,仙女是柔美、温和娇嫩的,莲花童子是纯真善良的。
4.昆舞是在对昆曲艺术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昆曲本质精神和神态韵味的提炼和加工。
它既是在昆曲的制约之中,又是以舞蹈的思路拓展开去的一种新的中国古典舞样式。
讲求先立脑,后立身,以意为帅,身体从之,对于意念引领身体运动的要求是昆舞与其他古典舞的重要不同点。舞蹈中要在空间点位有27点,五指莲花式手势为其独有手型。
昆舞教学体系和小品舞蹈的建立虽然只经过了短短几年时间,但已经展露出其独特的视觉和方法。
中国古典舞的诸多流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东方古典神韵和中国太极思维的体现。但是,由于各流派创作者参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和侧重不同,所呈现的风格意蕴也不同,这就形成了各个流派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