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伊索寓言吗,愚公移山寓言还是神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30 08:25:48

网传,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有“当代著名诗人”之称的席xx向在场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愚公移山》还在语文书上吗”?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后,她当即说道:

“必须把《愚公移山》移除,如果这篇文章还在,请大家一起投票否决,因为它实在太可怕了。”

理由是,为了通路,愚公不惜一切将大山移走,移山注定要砍树,那么山上的飞禽走兽便会失去栖息之地。

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会不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等自然危害呢?

这话听得人目瞪口呆。但愿此事为伪。因为但凡不用脚趾思考的人,都不会想到去以科学之名向古人的寓言开刀,向人类文化的重要分支的神话、传说、宗教等的精神寄托宣战。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 希腊 《伊索寓言》等。

但凡一个人要到虚拟的寓言故事中去较真情节的逻辑性,大都会被认为,此人不是其文学素养有问题,就是情商智商出了问题。因为要对寓言故事情节进行“科学考证”的“学者”,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还未出现过,倒是在国内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学术界却屡见不鲜,且他们头上大多有明亮的光环。

寓言的角色具有假托和象征的意义,历史传说和宗教也应如此。那些想要动辄要科学考证,无理头校真的人,不出意外,迟早还会涉足如下的课题:三皇五帝、舜和大禹的真实身份考证;黄帝内经作者辨伪;庄子、山海经故事的存疑;美丽国总统就职时手摸圣经宣誓,圣经中的上帝的真伪。甚至连中国人常说的心领神会,心的思维功能错位,以及心字部首的使用的拔乱返正(包括唯心、初心、忠心、思想、感恩 、怜悯、恼怒…等词语的使用替代之研究)。

……

这整个中外的文化看来都要被折腾一遍。这不,现在已不断有人开始较真国人的传统名篇教材内容的合理性,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竟屡有所成。这不能不令人怀疑教育高层也不乏其人。

语言文化是约定俗成的历史沉淀,是人们互相交流和理解的工具。国人听到愚公精神,就会明白,这是指做事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至于少数喜爱异想天开,事事别筋的人,可以自娱,但不可惑众。就象如因怕做梦不科学而想拒绝睡觉,自己试试可以,若要以科学为名大力宣传推广,那就是以己愚而愚及他人,如再有人为之点赞,则真是一场助紂为虐的荒唐剧了。

卑人倒有2个建议送给好乱说话的专家:①少跨界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②一旦被发现观点突破本专业底线,请自行退出所占学界坑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