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
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 ;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
【人物简介】
郑和(1371-1433),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于明平云南之战(1381年)中为明军所掳,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成为下西洋的正使太监,有多重原因。郑和具备军事才能,并且得到朱棣的信任。在明成祖决策下西洋时,郑和正当壮年,身材魁伟,明成祖曾询问袁忠彻(精相术,曾因预言坚定朱棣夺取帝位决心,后被封为“尚宝司少卿”)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此外,郑和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
(一)第一次下西洋
江苏省太仓市刘家港郑和下西洋起锚纪念地
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出使西洋。有宝船六十二艘,各长四十四点四丈,宽十八丈,载二万七千余人,乃当时海上最大的远洋船队。船上满载瓷器、丝绸、麝香,以及铁器、金银币等各色宝物,故称“宝船”。合其他类型船只如座船、战船、粮船、水船等共二百零八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