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怎样劝说吕蒙学习,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1 00:52:16

吕蒙是三国时成就东吴大业的四大功臣之一。

吕蒙十五岁跟随姐夫从军,英勇善战,功劳很多,但文化不高,不爱读书。

东吴国君孙权对他说:“你现在担负着重要职责,应该多读一些书,增长学问,提高自己。”

吕蒙说:“我在军中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易读书。”

孙权说:“我叫你读书,岂是让你成为经学博士?只不过是让你多涉猎一些古往之事,开阔自己眼界罢了。你说自己事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年轻时苦读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自我继位以来,又研读了三史(即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以及诸家兵书,我以为大有益处。你生性聪悟,只要去读,必有收获,为何不读呢?孔子讲‘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汉光武帝刘秀在带兵打仗之中仍然手不释卷。曹操说他自己是老而好学。你为何不自勉呢?”

吕蒙听后很受震动,开始笃志读书。军务之余孜孜不倦,读书很多,甚至超过了一些专门的儒生。

一天,继任周瑜职务的鲁肃经过吕蒙驻守的地方。

鲁肃原本有些轻看吕蒙。吕蒙给鲁肃提出了应对关羽、夺取荆州的三条重要建议。

鲁肃大开眼界,很受启发,对吕蒙说“我原来觉得你是个只会冲冲**的武将,今天感到你的学识才略竟然达到如此程度。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大兄为何见事这么晚啊!”

于是,鲁肃专门拜见了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

几年后,鲁肃去世,临终向孙权建议:让吕蒙接任自己的职务。

孙权看到吕蒙的变化,说:“富贵显荣,更能折节好学,喜读书传,轻财尚义,有国士之量。”

上面这些事情,记载在《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和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的《江表传》中。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66卷中也作了记载。

这段史实令我产生不少感慨。

其一,富贵之身也要下苦功读书。

作为一国之君的孙权,父亲孙坚是东汉的一郡太守,兄长孙策奠定东吴基业,自己18岁就成了东吴国君。但他年少时和当了国君之后竟然下了那么大工夫,读了那么多书!

孙权当了五十多年国君,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夷陵之战大败刘备,都不是偶然的。

贫穷之时发奋读书是可贵的。

富贵之中刻苦读书,更为难得。

当下有多少人是除了金钱权力之外再没有多少令人折服的东西了!

金钱和权利,不等于才能与气质。

没有知识的富贵,只不过是皮囊和俗气罢了。

其二,繁忙并不是不读书的理由。

欧阳修说,他的读书和写作“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

*的办公桌上,餐桌上、茶几上、床上,都摆了书。长征中,在马背上看马列的书。转战陕北时,让大白马驮着24史,每到一地,就拿出阅读。

1976年9月8日5时50分*临终前10小时,仍然叫工作人员给他读了7分钟的《容斋随笔》。

相比之下,我们还能有多忙呢?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忙呢?如果要等到不忙时再去读书,那此生就不用读书了。

人生有许多事情受制于人。

惟有读书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

人的才略、眼界、气质来自于知识。

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成败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差别就在于读书与不读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