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一.古代侠义精神与国家形象的关联国家战乱产生侠士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基于广泛而必要的现实基础,对于侠义文化而言,国家间的战乱是最合理的现实条件。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只需要用力量与野兽搏斗即可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然而到了封建王国阶段,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斗争逐渐成为生存核心。散乱、无章法的武力行为不再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他们开始培养一批善用兵刃的武士,以应对国家间残酷的战争。
《庄子·说剑》记载:“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已至。”(大意:用剑的要诀是,先故意暴露弱点,再引诱敌方攻击,等待敌方出手,就可以后发制人)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兵刃已经受到重视,并随之产生武术理论的萌芽。
此后,一部分民间的习武人士乐于使用武力襄助弱者,慢慢脱离统治阶级而存在,称作“侠”。不妨说,国家战乱导致民间失去庇护,“侠”之出现乃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
儒家、墨家影响下产生侠义文化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久,“侠”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司马迁《史记》中对侠界定为:“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提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侠义精神的文化基础主要是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强调“舍生取义”“仁者爱人”等价值,为侠义精神增添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墨家文化则强调“精通技艺”“恪守信义”“兼爱非攻”等价值,为侠义精神增添了内在的人道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