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读书君
“过寿”和“过生日”是同一个意思吗?严格来说,其实是有差别的。虽然两者都有表示庆生的意思,但是“过寿”具有更明显的年龄限制和条件要求。
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也就是60岁以上的才叫过寿,小于60岁的叫“过生”。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说的过寿,是给老人庆生,过生日。
从概念来说,“寿”一般指六十岁开始逢十的寿辰,即从六十开始是大寿。
中国人不管是过生日还是过寿,都是有讲究的。
给小孩过生日,忌讳提前过,民间认为提前过有“短寿”的意思,这是不吉利的。
给中年人过生日,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儿”。在过生日这一天,当事人要系上亲人用红布做成的红裤带在腰间,或者穿上用红布做成的内衣,寄托人们希望趋吉避凶,消灾免祸的心愿。这个说法其实和本命年穿红色一样,红色在中国代表吉祥如意,喜庆美好的寓意,在容易“犯太岁”的本命年里,穿红色寄托着人们期盼能够辟邪,消除霉运的美好愿望。
而给老人过寿,讲究更多。具体来说,都有哪些讲究呢?一起来看看,别弄错了,不仅出洋相,还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01“庆九不庆十”在过去,基本上60岁以下的都不过寿,老人过寿的下限年龄是60岁,正所谓“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老祖宗认为,人在未过60岁的时候,享受的还是“人命”,给人过寿、祝寿是一种不好的祝福,不吉利,有让人折寿的意思。到了60,人生走完了一个轮回,正所谓“六十一甲子”。人到花甲之年,人生的各种风雨基本都已经经历过,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半个“智者”,集成熟、沉稳、淡然为一身。为此,民间有习俗,人到六十才过寿。
从年龄来说,逢十的整数过的生日叫“大生日”,其余的称为“小生日”。而人到60岁后过生日,往后每逢十年过的生日,称为“大寿”,每逢5年过的生日称为“小寿”。
(小知识延伸:民间还有七十岁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的说法。)
子女给老人过寿,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不过,在民间给老人过寿也是有一些年龄禁忌的,比如老话说“庆九不庆十”。什么意思呢?
“庆九不庆十”,就是说到了准备过60岁、70岁、80岁、90岁等逢整10岁的寿诞时,要提前在59岁、69岁、79岁、89岁时举行隆重的过大寿的仪式活动,到了60岁、70岁、80岁等整10岁的寿辰时,就不再举行隆重热闹的庆寿仪式了,这就是所谓的“庆九”“不庆十”。
为何如此呢?
原来,这和汉字发音有关。老祖宗认为,“十”和“死”发音相近,“死”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词汇,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更是忌讳。给老人过寿,目的就是让老人开心,期望老人身体健康,过得幸福长寿。一个“死”字,听了就非常不吉利。放在过寿这样的大喜事上,更是犯了大忌。
而“九”和“久”同音,“久”有“天长地久”“长长久久”“永远”“长寿”等美好的寓意,鉴于“9”和“10”相近相邻,所以人们将逢整10岁的大寿往前挪了一年过。这不仅表达了人们希望老人长寿健康的祝福,也体现了人们对给老人过大寿的重视,且也体现了中国人“宁亏勿满”,切勿过满的思想文化理念,这也是“实九虚十”的道理。
02 “73、84也不过”在民间,“73、84”被视为年龄忌讳,民间有句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73岁,84岁是一个极为避讳的年龄,活到了这两个年龄,即便阎王不来请自己也会去。
为何这样说呢?
这主要与中国古代的两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有关。大家都知道,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古人认为那么伟大的圣人也逃不过73岁、84岁的死亡关卡,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难以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