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封”住的人们,也犹如这只被杯口加盖的跳蚤,即便不加盖,都很有可能跳不出来了,因为已经不抱希望。
这些情绪,可能之前表达过,但是还很不够。更多人,因为埋头去抢菜,以满足日常所需,所以都没有太多机会去表达。
这些没有表达充分的情绪,就会弥散在血液里,渗透入骨髓中,成为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存在,肆意地主宰日常生活。
因此,疫情之后,我们会看到更多惊慌失措的人,更多脾气暴躁的人,更多郁郁寡欢的人,请不要试图用道理说服他们,请先尝试理解他们,并允许他们有机会把这些情绪发泄出来。
三、“疫情”也并非一无是处,对有的人来说存在“继发获益”。请注意,我不是谈那些通过“疫情”大发横财,亦或者获得过去不曾有的关注度、“权力”的那批人,就是指普通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过病,生病自然是痛苦的,但是生病也并非一无是处。
小时候的生病,可以让你正大光明地“逃学”,长大后的生病,可以让你不需要摇尾乞怜就得到他人的“关心”,这就是“继发获益”。
如果疫情是一场病,也存在这样的“继发获益”:
许多害怕见的人,终于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不见,许多害怕做的事,终于了有理所当然的借口不做。
对于收入暂时不受影响,又不太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来说,这或许是非常难得的逃避面对工作中人和事的机会。
当然,还有许多属于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可以推给疫情。
许多当下需要作出的决定,也可以就此拖延下去。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疫情下的生活,也已经逐渐适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现在这种规律要被打破,又不知道是否一定会形成一个新的既定的规律,也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只是,当疫情结束,上述这些就好像一场梦,梦终有醒来的一天,这些终究还是要面对。如果贸然面对,那可能不亚于另一场大病。
四、我们到底该如何恢复生活?因此,不要贸贸然提恢复正常,更不要提加快恢复正常,这不仅不科学,而且往往会弄巧成拙。
实际上,武汉疫情以后,各地心理问题大爆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快推动“正常”,没有看到,疫情之后,人们就是有一大堆的“不正常”客观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是很难“正常”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里给大家几点恢复生活阶段的建议:
1、请安排一个仪式,与这段岁月道别。
上海封城很仓促,解封也很“迅速”,没有给人留下足够时间去消化,这就很容易导致心理“消化不良”。
人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否则很容易导致“未完成事件”,疫情是结束了,大门是敞开了,但是疫情导致的心理影响,心门却还是关闭的。
因此,请安排一个适合你自己的仪式,不要庆功,不要唱赞歌,不要做任何言不由衷的事情,即便是去岸边走一走,即便是哭一场,都可以,让自己与这段岁月做个道别,好好地进入下一程。
当然,如果能够组织一个集体的仪式,让大家有机会发言,共同道别,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前提还是不要强迫,不要言不由衷,因为这就意味着,还没有真的结束。
2、给自己一个缓冲的阶段,用于“打扫战场”。
这个阶段,我强烈建议不要是那种完全恢复如初的“复工”,好像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种刻意的遗忘,只会导致疫情的心理影响更加漫长。
我建议给自己两周到一个月左右的缓冲阶段,做好疫情后心理调整和逐步迈入正常生活的调适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扫战场”。
一是我之前提到的种种,是需要有时间去处理的。在疫情之下,每天忙于处理应付大量事务性工作,不会有功夫去关照这些精神层面的“调理”,现在才刚开始。
二是疫情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一些“未完成”需要接续,也需要给接下去的生活,留出一点空白,用于谋划和调整。
各位老板、领导,请不要仓促督促员工加足马力,这种“打扫战场”不仅他们需要,你更是尤其需要。
一定要警惕的是好像若无其事,一定要警惕的是立马投入工作,这其实都是回避深层次矛盾的表现,迟早会来个总爆发给你吃药的。
3、一定要表达出来,一定不能阉割自己的表达能力。
疫情对人摧残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你说话的总量是减少的,很多人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面对面和人说过话了。表达,是一个人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前往不要允许别人阉割,亦或者自我阉割掉。
在恢复阶段,你终于可以见到一些人了,亦或者终于有了一些表达的时间。在这个时候,请你重视表达,可以是书写,把这一切写下来,亦或者见面聊天,甚至画画、涂鸦都可以。
大量的表达,不用去担心你表达得准确不准确,好听不好听,也不要担心说多了别人嫌烦,就是把你心中积压的话说出来,说出来就会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