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汉服,穿配相当繁琐。必备的有首服(冠或簪钗),然后有足衣(布鞋、绣花鞋、靴、木屐等),腰间可坠玉。衣服的话,首先是亵衣、亵裤(相当于内衣内裤)、中衣、中裤、中裙(类似于衬衣)。再外层就是袍子、袄子或单衣了。
以唐代为例,男子首先穿贴身衣,汗衫、袜,头上束发,接着穿中层衣,裤子、半臂(或长袖,或加袄子),头上戴巾子,然后穿外衣,襕袍衫或者缺胯衫、靴子,头上再裹上幞头,最后束革带,并视身份场合不同佩戴若干佩件,比如玉佩、金龟等。
穿汉服,如果从内衣到外衣都要讲究,那真不容易。
标准的汉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没有扣子
汉服的特点之一是系带,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就算有扣子,也是隐扣,一般不在显眼处使用,直到明代有个别款式的服装才使用有限的纽扣,据说这是汲取了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不过,相比扣子和拉链,系带也很方便,它既是扣子也是腰带,布料有摩擦力,也不用担心打结、变松,甚至“走光”。
右衽交领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大多左掩。因此左衽代指受外族的统治。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
除了代指被少数民族统治,左衽也是死者特有做法,以示阴阳有别。
礼服深衣
汉服款式在历代都有所变化,比如唐朝出现过的圆领衫。但唯一不变的款式是礼服,也称为“深衣”。深衣是一种男女通用的服装。为直筒式长衫,衣裳缝在一起包住身子,将身体深藏,显得雍容典雅。再加上两腋下嵌入的矩形面料,所以活动起来很随意。
深衣最完整体现了华夏文化特征: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汉服一直被视为华夏代表文化之一,它精致典雅、高贵大气,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自古,汉服一直都是老祖宗视为“国之颜面”的服饰之一。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