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有一种温暖,照耀在我们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王阳明心学智慧
孔子、孟子、朱熹和王阳明,是儒家的4大思想家,并称"孔孟朱王"。
其中,孔子注重人伦道德,孟子提倡人的本心和良心,朱熹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沿着儒家思想的脉络,通过对比分析4大思想家的学说,可以看到阳明心学是孔子德性观点的一种回归,又回到了正统的儒学。
01孔子开辟了一条道路孔子生于春秋时代,是儒家创始人。他以追求用人伦道德为核心,把人凝聚起来的理想社会,重视文化学习,强调尊重传统,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建立各自制度。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行"思想体系,强调个人要注重仁和礼。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一句,就表达了这个继承和发扬并重的思想理念。既与否定传统文化,完全遵循人们的现实想法的法家不同,也与超越主义者否定一切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自然无为,彻底批判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老庄不同。
开展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讲述人伦道德,但是并不涉及本体、本心等这些形而上学的方面,只是论述形而下的日常生活。或者说,孔子论述的主要在于"德行"二字。
孔子是伟大的开路先锋,所以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因为他在蛮荒中,开辟出了一条光明大路,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
02孟子把路修得更好了生于战国时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同时也受到了老庄等超越主义的影响,开始倡导德行的根本是人的本性、良心。
随着《中庸》一书的流传,儒家开始论述德行的本体、源头。因为老庄论述的是宇宙人生之道,所以当时的儒家学想要与之抗衡,就必然要深挖儒家论述的道德思想。
后来,儒家逐渐成为训诂记诵之学,死板僵化,思想没有取得什么进步。到了宋代,在道教和佛教的刺激下得到再次兴盛。
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他发扬光大了儒家思想,让这条大路更宽更远更通畅。
03朱熹有的跑偏,王阳明又回到了正路上宋代儒学的代表就是朱熹,他把孔子思想中蕴含的深远、形而上的方面变得明确,并把它系统化,于是产生了拥有广大深远体系的儒教哲学。
朱熹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谓的"知与行并用",明朝的王阳明又提出知行合一。
两者对比,朱熹学说以知为主,王阳明以行为主。王阳明认为,以行为主所以知行合一。
朱熹主张教学和修心并用,王阳明主张专注修心。
以行为主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这是中国古代学说的精髓。王阳明继承和发扬的,正是中国正统儒学的实践精神。
而朱熹以知为主的知行合一,理论丰富,实践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偏离了正统的古儒学精神。
另外,阳明心学重情义,这也是王阳明本人的人格特征。这一点可以说是孔子的嫡传。因为孔子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仁"字,充满了对世人的深切仁爱之情。
儒家提倡的各种道德中,仁是最高标准,被称为全德。可以说孔子论述的人伦道德的根本就在于生命情感。孔子难以排解天下之忧,为救世济民东奔西走,席不暇暖。王阳明一生也是如此,体现出了深深的忧世情怀。
朱熹偏到了知识和理论丛林中,王阳明又回到了德行的正路上,回到了孔夫子的嫡传血统上,被誉为开辟新风气,可见之前朱熹确实偏得有点多。
总结:阳明心学是对正统儒家的回归,是对朱熹学说的纠正,又回到了德行上。王阳明是通过良知,和致良知实现了这一转变,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王阳明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既有"正本清源"之功,又有"开拓创新"之妙,成为500年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
王阳明在4大儒家思想界中,应该在孔孟之下,朱熹之上。
然而,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却比这个还要靠前一点,应该仅次于孔子,在孟子和朱熹之前。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讨论。
备注:图自网络侵删。
作者:向金-kimi 曾经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闹市修行,和你一起修心,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