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怎么写,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在哪里写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3:08:57

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补充,池水也就能随时地、清澈细微地映照出周围的景物,观照倒映在池塘中的景物,也就可以知道真正景物的姿彩。

诗人认为,这源头的活水,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的新知识。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抒发自己在看书学习时得到的感想,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认知与思维保持活力,学业也会与日俱进。

求知若渴的学子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温故知新、含英咀华,还要对新知识、新事物有一种求知欲,这样才能保持新颖的想法和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认识新的事物。

心悦读,深感悟。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读书方法,也会有推陈出新的读书感悟。

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怎么写,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在哪里写的(13)

在朱熹眼中,这一方池塘指的是翻开的书本,池水明亮如镜则指人们读书学习可以以书为鉴,通过观书来知得失、开始内心的反省。池水澄澈透明、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源就在于源头的清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供给、注入。

源源不断的知识输入和学有所获,甚至到学以致用,都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融会贯通的。这才是朱熹真正的读书感悟,观照他的《朱子全书》,在书中,朱熹也提出过与此类似的观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怎么写,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在哪里写的(14)

这句话是说,能够运用所学,从一件事情上,说出其它类似的相同事情,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读书的感悟与真谛。

这是学者用心钻研,认真刻苦,探寻真理,然后融合多方面的知识理论,达到全面透彻的领悟,才会获取这样的结果。

在朱熹看来,融会贯通要求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单一向系统渐进。掌握理论体系,把握理论精髓,并将理论在运用到读书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怎么写,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在哪里写的(15)

可以说,在朱熹的这首读书感悟的小诗中,融会贯通与学以致用是统一的。这样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文末送上祝愿:愿莘莘学子,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求知的道路与知识的瀚海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