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菜系三大流派,河北菜系为什么入选不了八大菜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8:25:39

锅包肘子是保定地区的传统名菜。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香而不腻,便于携带,如配上大葱、面酱吃,更是别有风味。这道菜已有140年的历史。因此菜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传入宫廷后倍受青睐,深得慈禧太后喜欢。

滋补羊脖

河北菜系三大流派,河北菜系为什么入选不了八大菜系(9)

羊脖肉肉质细嫩,几乎没有脂肪层,且味道鲜美。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视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常感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煨肘子

河北菜系三大流派,河北菜系为什么入选不了八大菜系(10)

煨肘子是唐山的传统菜肴,以猪肘做原料,经过焯水、过油、煮、蒸、收汁、整形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色泽红润、质感软糯、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等特点。

熘腰花

河北菜系三大流派,河北菜系为什么入选不了八大菜系(11)

熘腰花是将猪腰子打上麦穗花刀,经水氽、油冲,采用爆炒法制成。此菜在制作上虽然冠以"熘",但从操作方法上看,实际采用了"爆炒"技法。制作过程中要求操作敏捷,环环紧扣,一气呵成,保持腰子的脆嫩特点。

冀菜的历史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960年的秦至唐代,其间历时1200多年,河北饮食文化在前期形成初步文化模式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河北饮食文化承上启下,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财富,为后来河北饮食文化迈向成熟开辟了道路。

  西汉时期,冀菜烹饪原料大量引进。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许多西域的烹饪原料传入了中原地区,如苜蓿、胡瓜、胡豆、胡椒、胡麻、胡桃、胡萝等。胡瓜引进后率先种植的是河北一带,黄瓜这种蔬菜登上宫廷菜,河北为最。黄瓜入馔,在河北由来以久。河北现有黄瓜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

  这一时期,调味品和传热媒介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动物油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黄酱等登上了灶台。相传河北古菜霸王肉,即是用植物油炸制而成的。植物油的使用,使菜肴的味道、色泽、质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冀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当时做菜已开始使用糊和浆,是使菜质外焦里嫩的初级阶段。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王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颁布法令禁说"胡"字。一次在御赐午膳上,石勒为了考验汉族官员是否忠诚于他,就指着一盘用胡瓜制成的菜肴问郡守樊坦:"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个老儒生,对胡瓜当然不陌生,但又不敢直言"胡"字,他灵机一动,以诗代答:"柴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黄瓜之名由此而来。至今,河北还有黄瓜 到了南北朝时期,磁州窑已开始生产青瓷器,并且是我国北方民间洞窑的代表,享有"南景德、北彭城"的盛誉,与当时驰名天下的官、哥、汝、钧、定五大官窑相映成辉。这五大官窑中的定窑在我省曲阳县,历史上属古定州所辖,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纹饰明丽,风格古朴高雅,享有"定州花瓷瓦,颜色白天下"之誉。

  隋开皇六年在真定(现正定)修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素食文化兴起。当时豆腐、豆油等素食原料已广泛使用,名菜"张记炸豆腐"(即"炸佛手")深受食客欢迎。传说罗汉斋是该寺里的一桌斋席,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正定曾经品尝过,致使大佛寺的罗汉斋席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一大流派。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