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九级故乡的草原,中国舞考级第9级故乡的草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8:36:53

曲式结构主要以单二部结构为主,由两个乐段构成乐曲。第一个乐段陈述作品风格意境,第二个乐段通过再现性和对比性增加音乐色彩表现力和情绪的起伏变化,为作品注入精神内涵。二者结合,以歌曲的节奏韵律为基础,细致入微地表达音乐情绪变化,作品活灵活现,极具感染力,深受大众喜爱,传唱度极高。歌曲风格整体舒展欢快,抒发蒙古族儿女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他谱写的歌曲采大地之精华,博众家之灵气,贴近生活,靠近群众,无论是各界演出、迎宾祝兴还是饮酒聚会,都是人们离不开的精神食粮,为农牧民送去歌舞和欢乐。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久唱不衰,被人们称之为“艺术不老松,舞台长青树”。

民族舞九级故乡的草原,中国舞考级第9级故乡的草原(5)

歌曲的创作背景

草原歌曲作为草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全面阐释内蒙古草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歌曲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展现草原时代风采、家园意识、母爱情缘、爱情向往、生态关怀几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也发生演变,是中国当代史上最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中国特色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草原音乐文化也随之注入了新的时代风采。

民族舞九级故乡的草原,中国舞考级第9级故乡的草原(6)

“家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着思念、眷恋和归属感,是心灵深处的避风港,是风雨奋斗路上的歇脚站。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特性使得“家乡”的概念特征更加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量牧区儿女走出草原,流入城市奋斗打拼。作品《走不出草原》以“家园意识”为核心,展现了草原儿女离别故乡时的不舍,以及离别家乡后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草原儿女的心永远走不出草原。在蒙古族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女性崇拜,女性的存在意味着新生命的孕育、新希望的诞生,是蒙古民族仁慈博爱、生生不息、有容乃大的精神内涵的体现。

民族舞九级故乡的草原,中国舞考级第9级故乡的草原(7)

作品《走不出草原》中,作者运用了“阿妈含泪的视线”既表达出了母亲面对儿女离别时的不舍,也用母亲的形象暗喻了“家”的概念,从母爱的角度刻画了儿女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作曲家宝贵的作品大多偏向于表现思念家乡、歌颂母爱、向往爱情、保护生态等几个方面。曲调热情欢快,歌词大胆朴实,主要表达和传播了对家乡草原的思念、对游牧生活的热爱、对淳朴爱情的向往和对质朴母爱的赞美等思想感情。

民族舞九级故乡的草原,中国舞考级第9级故乡的草原(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