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从井里捞垃圾,梦到自己分拣垃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9:55:39

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的一个叫“墎墩山”的小山坳里,安葬着汉武帝之孙、“汉废帝”、第二代昌邑王、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2011年3月的某一天,一个14米深的盗洞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万幸的是盗墓贼并未得手。抢救性发掘由此展开,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墓主就是那个被传称帝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的刘贺。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两千年前汉代侯国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考古工作者从刘贺墓园中提取了一万余件(套)各类珍贵文物,创下秦汉考古史的多个“第一”,为人们了解西汉列侯等级葬制打开了一扇门。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依托以刘贺墓园为核心的大遗址单元建成。一期建成入口功能区、博物馆区和刘贺墓园等,2020年9月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游客逾四百万人次。

作为二期建设重点项目的刘贺主墓今年年底前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侯爷长眠两千多年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葬俗如何在墓中展示?身临其境“探墓”,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震撼?

如果说出土文物是未经加工的史料,是历史场景的真实记忆,那么刘贺主墓这个“母体”将成为我们回眸大汉风云的一缕光,照见刘贺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梦到从井里捞垃圾,梦到自己分拣垃圾(1)

这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刘贺主墓的航拍图(11月21日)。除署名外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袁慧晶 摄

仿佛与刘贺“面对面对话”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曾用“标本墓”来形容海昏侯墓园的发掘意义。

之前考古发现的汉代列侯墓,要么沿用旧制,如长沙马王堆列侯墓用的是战国楚制埋葬方式,要么主墓被盗掘一空、破坏严重,无法真正让人们了解西汉列侯等级的葬制。

再来看看海昏侯墓园——

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祠堂、寝殿、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布局之完整、祭祀体系之完备,为考古史上罕见;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主墓保存完好,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纺织品和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余件(套);

墓园周边还发现了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贵族和平民墓葬区,以及当时的海昏侯国都城、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汉代紫金城遗址……

综上,专家组认为,海昏侯墓园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以汉制埋葬的列侯“标本墓”,而海昏侯国系列遗存构成的大遗址单元,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2016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成立,负责该遗址的文物保护、文物研究、文物展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就是依托大遗址单元建成的,一期建成入口功能区、博物馆区和刘贺墓园、祠堂岗墓区等约2平方公里,2020年9月对外开放,2021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底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但过去,人们前往刘贺墓园只能看到相关礼仪性建筑的夯土基址以及水井、道路和排水遗存,墓园核心部分的刘贺主墓自考古发掘以来一直处于保护施工的状态。

“考古遗址是探寻历史源流的‘第一现场’。我们希望通过原貌展示、考古复原、数字演绎等多种手段,活化历史场景,让公众沉浸式地与考古遗迹面对面,感受文化遗产的本真魅力。”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夏清平介绍说,经过前期的保护修缮后,刘贺主墓保护展示工程于2022年8月启动建设工作,近期通过竣工验收后,即将面向广大游客开放参观。

梦到从井里捞垃圾,梦到自己分拣垃圾(2)

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刘贺主墓。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刘贺主墓正式开放之前,记者提前探访这个平面呈“甲”字形的汉代高等级墓葬,为您带来独家的探墓体验。

刘贺主墓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为了保护遗址本体,游客要从墓室上方另外建好的通道进入刘贺主墓,从观景台上能俯瞰整个墓室的布局。墓室深约8米,南北向长约16米,东西向宽约17米,一条长约16米的墓道斜向从南边连入墓室。

这是一座采用汉制埋葬的西汉列侯等级的大型土圹木椁墓,主椁室由内藏椁、回廊形外藏椁、过道和甬道等构成,居室化风格明显。展馆复原展示的是考古发掘过程中墓室被部分揭露的样子,并通过裸眼3D技术对主墓各库室藏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动态呈现。

墓室中的回廊形外藏椁象征着地上建筑空间,分别代表着厨具库、乐器库、钱库、粮库、酒具库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内藏椁映衬着侯爷“东寝西堂”的日常起居生活,东面是刘贺主棺的位置,西面用出土文物的仿制品打造了侯爷的会客室;与墓道连接的甬道放置了若干偶乐车,这是侯爷的出行仪仗队。

墓葬是刘贺生前就开始建造的,建造材料为当地生长的樟木和名贵的楠木,厚实的木料对文物起到了较好地保护,也让墓葬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时依然弥散着幽香;

刘贺死后,他的后人按照汉代的厚葬之风,并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参照死者生前居住的场景安排墓室布局,依次将其主棺及其生前所拥有的财物悉数下葬;

随葬品依次进入地下墓室后,筑墓人又按照礼制在上面夯实了“高四丈”(约今9.24米)的封土,但封土的形状与常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有别,反而与西汉帝陵的覆斗形相同,颇为耐人寻味;

下葬后,墓园中开始修建寝殿、祠堂、厢房等相关祭祀性建筑,由专人负责守墓和祭祀,这种守墓制度持续到海昏侯国除国为止……

在刘贺主墓遗址里参观和在遗址博物馆里看文物,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遗址的一砖一石仿佛都活了过来。这里是孕育文物的“母体”,这种空间感让记者仿佛穿越到历史长河当中,与刘贺面对面地对话。

梦到从井里捞垃圾,梦到自己分拣垃圾(3)

图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刘贺墓园中的车马坑的正射影像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多个“第一”,见证历史

“盗洞直通主椁室的中心位置,但主棺位置没有在这里,盗墓贼产生了误判,这才让刘贺主墓逃过一劫。”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至今仍感到庆幸。

刘贺墓园出土文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品质之精,为西汉王侯墓考古所仅见,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王侯的奢华生活,也为我们揭秘海昏侯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震撼世人的“黄金大墓”。刘贺主墓出土金器480件,金器种类涵盖文献记载的所有类型,有饼金、钣金、麟趾金和褭蹏金,是汉代考古出土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总重量约115公斤,超过此前考古出土西汉金器的总和,也让刘贺一度被人们称为“金多多”。经科学检测,这些金器的纯度均超过95%。

出土的385枚饼金,每个重约250克。其中,100枚被放置在刘贺主棺的底板上,共20行、每行5枚,刘贺就隔着一层包金丝缕琉璃席躺在上面;5枚墨书饼金,其上用隶书写着“南藩海昏侯臣贺所奉元康三年酎黄金一斤”,是刘贺为交纳侯国每年向汉庙献金助祭的“酎金”。20块钣金发现于刘贺主棺南部头箱位置。长方形,扁平呈板状。重量在814-1191克之间,可能是制作金器的原材料。

梦到从井里捞垃圾,梦到自己分拣垃圾(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