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是芸香科黄皮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有30多个种,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1个种:黄皮、光滑黄皮、广西黄皮、云南黄皮、细叶黄皮、假黄皮、锈毛黄皮、小黄皮、齿叶黄皮、川鄂黄皮、香花黄皮。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云南南部、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区。常见栽培的只有两个种:一是黄皮,黄皮传统栽培方式树高4~6米,有些高达12米,树冠开张,树皮灰色,小枝幼时被短柔毛,是惟一栽培供食用的种,经济栽培品种众多,分布于华南各省区,主栽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二是细叶黄皮,细叶黄皮为小乔木,高3~6米;枝暗灰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片,斜长圆形、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1.5~3厘米,全缘或有细圆锯齿,纸质。顶生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果圆球形或长圆形,长1~2厘米,淡黄色,光滑无毛,果皮薄,果肉可食用,每果有种子1~4粒,两子叶等大,绿色。细叶黄皮可作育种材料,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南部,广西的百色,广东的新会、高明、鹤山;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其余各种有些果可以吃,但尚未见栽培。
(二)黄皮的主要栽培品种1.主要栽培品种
(1)大鸡心黄皮
该品种树势健壮,树冠开张,树可高达4~6米。叶为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阔卵形或披针形。花为总状花穗,花小,白色,4月中下旬开放。果实成熟于7月上中旬,果穗较大,单穗重达500克。果大,单果重约8克,大的可达15克;果实呈鸡心形,果皮较厚,蜡黄色,果肉黄色,果肉质地结实,耐贮运;果汁多,味甜面微酸,富有黄皮香味;每果含种子2~4粒。果实可食率47%~62%,含可溶性固形物12%~ 16.7%,全糖10.55%,酸1.02%,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 35.15毫克。该品种适应性强,比较丰产,嫁接苗定植后3年开始结果,株产约5千克,成年大树株产可达100千克以上。该品种是黄皮名优品种之一。主产于广州市海珠区。
(2)选种大鸡心黄皮
选种大鸡心黄皮是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与广州市农牧渔业局、广州市白云区果树科共同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1990年通过广州市的品种鉴定。该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及适应性与大鸡心黄皮基本相同,但成熟期比大鸡心黄皮早5~7天,其果实品质、早结、丰产性能都优于大鸡心黄皮。果实于7月上旬成熟,果大,平均单果重9.7~10.5克,大的可达16~18克,果粒大小均匀;果实鸡心形、美观,果皮蜡黄色,充分成熟时果皮古铜色,风味好,甜酸适中;可食率61%以上,含可溶性固形物约17%,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35.15毫克;种子约3粒。因其商品性状好,近几年发展很快,已上升为黄皮的主栽品种。